本文探討了洗禮與主餐這兩項聖禮在地方教會中的核心地位。作者指出,聖禮不僅是個人信仰的象徵,更是教會群體身份的印記——洗禮使個人歸入群體,主餐使群體合而爲一。透過聖禮,地方教會具體顯明普世教會的屬靈現實;同時,聖禮也界定了信徒與教會的彼此責任與屬靈界線。
聖經從未直接討論過我們應該如何引導青少年加入教會的話題。但它確實提供了關乎救恩和入會流程的原則,這些原則沒有商量的餘地,也因此必須指導和塑造我們的實際做法。
阿倫·杜蒂牧師解答了穆斯林背景的基督徒是否應當爲了躲避危險而不接受洗禮;亞倫·門尼科夫牧師解答了如何幫助潛在的教牧同行瞭解教會體制的問題。
傑拉米·萊尼牧師解答了如果長老團隊中關於給青少年施洗存在分歧該怎麼辦的問題;鮑勃·約翰遜牧師解答了「餅蘸酒」的主餐是否合乎聖經的問題。
在這篇問答中布拉德·惠勒回答了相信嬰兒受洗的基督徒是否可以加入一間主張信而受洗的教會。考慮時盡可能讓你的教義告白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1)它是否是救恩所必需的;(2)是否聚在一起所必需?
這是一本免費下載的電子書。作者鮑比·傑米森基於聖經的教導,解釋了洗禮是什麼?誰應該受洗?爲什麼成爲教會成員必須先受洗?教會又應當如何施洗?本站提供PDF,ePub和Mobi三種格式的文件下載。
在本篇問答中,約拿單·李曼回答了關於教會是否可以要求參加第二場聚會,以及一個拒絕受洗的成員等問題。本期九標誌問答由STH弟兄志願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