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資源
期刊
核心課程
圖書
關於我們
奉獻
奉獻
菜單
分類
欄目
文章
書評
訪談
問答
來信
教會帶領
解經式講道與神學
福音傳講與宣教
成員制與教會紀律
團契生活與禱告
隱私條款
其他的模式
什麼是健康教會的九個標誌?
什麼是九標誌事工?
九標誌事工做什麼
简体中文
正體中文
英语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俄語
烏茲別克語
波斯語
法語
羅馬尼亞語
波蘭語
越南語
意大利語
德語
韓語
土耳其語
阿拉伯語
阿爾巴尼亞語
資源
期刊
核心課程
圖書
關於我們
語言
書評
書評
支持 九標誌
我們的工作是由我們讀者的慷慨解囊所促成的。
立即捐助
本月熱門
不要再貶低別人了
牧師的妻子可以用這些方式服事丈夫
好講道的六個標誌
全部分類
教會帶領
解經式講道與神學
福音傳講與宣教
成員制與教會紀律
團契生活與禱告
書評:《歡聚一堂》,卡爾·迪尼克 著
Mark Redfern
|
2023-11-09
作者讚賞了這本書提醒我們關於教會基本真理的角度,總結出教會聚集的意義和價值,對這本書給予高度評價並強烈推薦。迪尼克寫道:「我的目的不只是幫助你瞭解教會,而是幫助你愛上它……這本書幫助你在教會生活中做一個忠心的肢體或者更進一步做一個忠心的同工和夥伴」(8-9頁)。
書評:《在耶穌之上建造》,迪帕克·瑞吉與馬蒂·馬柯斯基 合著
Connie Dever
|
2023-10-24
《在耶穌之上建造》不僅僅爲你期望在兒童事工書籍中找到的主題提供良好的建議。它還解釋了對兒童事工進行教牧監督的需要以及如何提供這種監督。我自己靠著這本書得到了很好的牧養,並看著我們教會在它的指導下興旺發展,這是我所得的福分。
書評:《牧養家庭的領袖》,提摩太·威特默 著
Paul Alexander
|
2023-10-20
作者總結概括了《牧養家庭的領袖:瞭解、領導、保護和供養你的家庭》一書的主要內容,提出了兩點批評建議,對這本書給予高度評價並強烈推薦。這本書內容扎實、論述簡潔和還列有思考問題,因此它不僅適合個人反思,也適合門徒訓練中的小組討論。你甚至可以把它作爲弟兄主日學班或小組課程。如果你的教會裡有年輕的家庭,這本書可以成爲幫助年輕丈夫和新手父親認識現實的必備資料。忠心,可讀性強,實用,可移植性強。
書評:《陌生新世界》,卡爾·楚曼 著
Allen Duty
|
2023-08-28
《陌生新世界》(Strange New World)一書很好地結合了深度和可讀性,它清楚地呈現了他早期作品中的論點,而沒有犧牲必要的背景信息或有洞察力的分析。楚曼的著作將有助於訓練你,去擔當即將到來的使命。
書評:《真正的復興》,伊恩·默里 著
Bobby Jamieson
|
2023-07-31
這本書很長,內容密集,還有些雜亂無章;但讀完它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會得到超額的回報。我向所有在職的和立志成爲教會領袖者、以及任何愛問「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這個問題的基督徒,推薦這本書。
書評:《福音的核心:宣信,四重福音和十九世紀末的福音派神學》,伯爾尼·範德瓦勒 著
Kevin Niebuhr
|
2023-07-31
雖然我並不是宣信一生中所有立場和做法的推崇者,但我還是很感謝範德瓦勒的學術工作。他對這個人提出了更深入的見解,並且他以很好的方式介紹了他的研究,能使讀者在讀完之後可以更好地瞭解我們曾去過的地方,好讓我們能更好地看到我們將往何處去。
書評:《枝與架》,柯林·馬歇爾與託尼·佩恩 合著
John Power
|
2020-01-20
既然所有的門徒都要成爲「門徒訓練者」,那麼所有的門徒都會從如何門訓的訓練中受益。牧師必須將福音的善道傳遞給會眾(提後2:2)。這種「傳遞」包括活出以福音爲中心的生命見證。馬歇爾和佩恩識別歸納了福音成長中的四個基本階段:拓展、跟進、成長和訓練。
書評:《並肩同行》,愛德華·韋爾奇 著
John Joseph
|
2019-08-16
如果你希望在你的教會中培養一種成員們彼此深度委身、並且因爲謙卑和愛而散發出馨香之氣的教會文化,那麼你應該讓會眾們一起來讀這本書。在教會裡分發這本書,以小組的形式讓大家一起來讀(每一章最後都有很棒的討論問題)。作爲牧師,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和教會中的長老們一起讀這本書。
書評:傳福音與神的主權 作者:J.I.巴刻 著
Mark Carrington
|
2019-05-07
如果神是有主權的,那我爲什麼還要去分享福音呢?如果他在實行拯救,那何必又去傳福音呢?對我來說,使神的主權與我傳福音的責任彼此調和,並非易事。這是一場信仰危機,在三年的時間裡時起時伏。 聖經裡怎麼會教導說,神在拯救上擁有主權,同時我們還必須要傳福音呢?
書評:《悲傷的人希望你知道什麼》,南希·格思裡 著
Eric Beach
|
2019-04-23
格思裡指出,在他人的痛苦中保持沉默十分困難,因爲它實質上否認了他人的痛苦和失去。她還提出了其他一些實踐性的觀點,比如不要將自己的苦難與當事人作比較,不要匆匆忙忙,要認真傾聽,要回避潛在的能引發痛苦的問題。
查看更多
正在載入中...
對不起,沒有找到相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