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解經式講道與神學
會眾唱詩:音樂風格會淡化常規的蒙恩之道嗎?
Neal Woollard
|
2023-12-08
創造力一旦成熟,便不再追求自我表現,而是謙卑地服侍所有人。這種轉變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九標誌信箱 66:宣教禾場是否需要講道?……「封閉式主餐」合乎聖經嗎?
Jonathan Leeman
|
2023-12-05
在這篇問答中,約拿單·李曼回答了在宣教禾場上小組查經是否可以替代講道;以及教會成員如果不贊同本教會所持「封閉式」主餐的觀點時應該怎麼回應的問題。
爲什麼講道是首要的,而聖禮不是
Jonty Rhodes
|
2023-12-05
直到今天也仍是藉著道,而不是光憑聖禮,男男女女「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 1:23)。
爲什麼常規的蒙恩之道必須成爲我們聚會的中心
David Strain
|
2023-12-05
當我們聚會時,我們不要用我們自己發明的技巧來瞎搞。讓我們憑信心去宣讀、傳講、祈禱、歌唱神的道,也看見、嚐到和摸著這道。
儀式都是渠,而道才是水
Matt McCullough
|
2023-12-04
在我們使用儀式時,我們如何確保我們相信的是神的道當中的能力,而不是我們的方法當中的獨創和精巧呢?「當我們從神的話出發,甚至去傳十字架這樣愚拙的道理時,那麼當基督徒穿上神兒子的形像時,榮耀就歸於神了。而我們得到的是自由——遵照神的吩咐去行並觀看神工作的自由。」
地獄如何榮耀神
James Hamilton
|
2023-12-01
這篇摘要從七個方面指出地獄的存在如何彰顯了神的榮耀。
好講道的六個標誌
Nick Gardner
|
2023-11-28
作者藉著《威斯敏斯特大要理問答》159條關於蒙神恩召的人該如何講道這個問答,總結了一篇好講道的六個特徵。
我從聖公會學到的
Dave Gobbett
|
2023-11-22
作者作爲浸信會牧師,提出了他在英格蘭聖公會弟兄姊妹身上看到的九個美好的見證。
我從長老會學到的
Mike McKinley
|
2023-11-22
作者作爲一位浸信會牧師,列舉了五個他從長老會牧師、教師和思想家身上所學到的寶貴經驗。這並不是說我不能從浸信會的思想家那裡學到這些東西,也不是說我沒有從浸信會弟兄姊妹的教導和著作中學到很多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我所遇到的長老會牧師、教師和作家的影響,無論是通過親身經歷還是通過他們的著作,我的生活、思想和事工都會差得多。
大公教會
Mark Dever
|
2023-11-21
作者從歷史學的方式考證和評估了大公教會的含義,解釋了浸信會基督徒認識和接受大公教義的鼓勵,並提出了對大公教義的四點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