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錯應該取決於誰對相關經文提供了最合理、最有說服力的解讀。互補主義的觀點並不會因爲被川普和共和黨人利用而變得錯誤,而平權主義解讀也不會因爲附和了女權主義和自由主義而成爲謬論。
保羅並非如某些人所認爲的,指向這些女人的時候想不出詞或是頭銜。他是有意識地並且精確地使用單詞diakonoi和gynaikes。他在第 8-10 節中用diakonoi指男性執事,在第 12 節中又一次這樣用。在這兩處diakonoi稱呼之間,保羅特意採用gynaikas說明這些妻子是男助手最親近的人。如我理解的,由於監督沒有女助手,以弗所的讀者明白這些gynaikes只能是妻子。因此,沒有必要加上任何的修飾詞。
爲什麼保羅會對執事的妻子提出要求,而非長老的妻子?因爲長老對教會的領袖和教導具有更大的責任,所以這一點似乎非常奇怪。但如果他是在談論女性執事,我們就不足爲怪了,因爲他根本不是在談論執事的妻子!
當我們在面對什麼可做、什麼不能做之類的問題時,我們很容易去書寫新的密西拿——爲教會中可能出現的每一種情況制定規則,這樣很危險。我們都承認存在灰色地帶,就是我們都同意一些經文的詮釋,但對如何應用到具體情況上存在分歧。
人們想知道在什麼情況下看色情內容會過界,使離婚合理。答案是:在它嚴重到使離婚合理的時候!有人可能會回答,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給我準確的答案!我只能回答,我沒有辦法對這樣一個問題寫出一個簡單的答案。
我們要根據聖經重新認識守獨身的美好。奉獻自己獨身的生命給神也是神嘉許的,但我們常把獨身視爲次等的生活。雖然神對大部分人的旨意是婚姻,但這不意味著獨身就是次等的。相反,保羅更偏愛單身,因爲這樣的人可以奉獻自己專心服侍主。
歸信是整個故事的基礎,因爲只有歸信的才進入新天地。人若要得救必須離棄罪、歸向神,必須悔改他們的罪,必須相信福音,相信耶穌基督被釘死又復活了。如果一個人沒有歸信,那麼無論他對今生這個世界的貢獻是多是寡,在最後的日子都無濟於事,他將毫無安慰。
以色列的歷史告訴我們,如果沒有罪得赦免與心的割禮,我們就不能享受新的出埃及和新的創造。以色列的罪亟待洗淨,而且這樣的洗淨只有通過《以賽亞書》53 章裡所寫受苦的僕人才能實現。但以色列也需要聖靈超自然的工作才得以拯救;因爲對以色列和世界的應許是建立在悔改歸信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