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認爲《與三一神相交》這本書會讓任何讀過它的基督徒從中受益,但我覺得它有幾個方面尤其能讓牧師受益。讓我提出四點建議:第一,《與三一神相交》闡明了與神建立關係的意思;第二,《與三一神相交》提醒我們,我們通過與三位一體中每一位格的關係來實現與神建立關係;第三,與上帝的交通提醒我們,我們的救贖是多麼奇妙;第四,《與三一神相交》對聖靈工作的論述非常精彩。
植堂建立教會和復興教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在目前還沒有教會的地方建立一間榮耀神的教會。這兩種策略都旨在向社區傳福音,而且有一些共同的困難。但每個策略都有其獨特的機會和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闡述從零開始建立新教會(植堂)與振興現有教會(重新植堂)一些相對的優缺點。
我們的項目只有在讓人們接觸到神所命定的蒙恩之道時才有幫助。一個活動是否吸引了一群未得救或未參加教會的人並不重要;教會成員是否踊躍參加並不重要。很多事工項目製造一種成長和進步的表象,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見證主的工作得以完成。
作者作爲一位浸信會牧師,列舉了五個他從長老會牧師、教師和思想家身上所學到的寶貴經驗。這並不是說我不能從浸信會的思想家那裡學到這些東西,也不是說我沒有從浸信會弟兄姊妹的教導和著作中學到很多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我所遇到的長老會牧師、教師和作家的影響,無論是通過親身經歷還是通過他們的著作,我的生活、思想和事工都會差得多。
有時,一個人的能力和恩賜是顯而易見的。但當我觀察那些我們教會興起的領袖時,我要說有相當一批人,我並不會一開始就立馬考慮他們具備「領袖潛力」。那可能是因爲性格(或許他們比較安靜、內向、不張揚)或者文化(我瞭解到在不同的文化中領袖有時看上去不太一樣),但我知道自己一直在爲沒有注意到那些終將成爲得力領袖的人而感到內疚。那麼,你該如何發現這些人呢?
幾年前我被一個朋友的觀察所震撼,保羅要提多訓練年長姐妹去訓練年輕姐妹。長期以來,我一直在等待年長姐妹自己去開始這個訓練,而我自己卻沒有參與這個事工。去年,我們開始和一群年長的姊妹開會,在聖經神學、釋經學、領導力、聖經輔導,和互補主義方面對她們進行教導培訓。這段時間非常美好,也幫助我們的姐妹能更有效地帶領新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