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一群會眾去承擔並活出神所託付給他們、涵蓋整個教會生活的責任沒有捷徑。而這正是長老存在的目的——「爲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 4:12)。這種訓練和裝備是漫長的、緩慢的,有時也令人沮喪。即便建立起來了,也仍然需要不斷努力來維持屬靈的活力。
你知道布蘭妮·斯皮爾斯,布拉德·皮特,比爾·克林頓和阿爾·戈爾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嗎?如果你回答「他們四個都是美南浸信會教會的成員」,那你的知識勝過大部分人。
跨文化的植堂者,就如每一個忠實的教會領袖,必須努力用使人明白的方式,將聖經普遍的真理表達出來,也要努力將特別的教義與教義的文化應用區分開來。無論如何,我們都懷著禱告與虔誠的心,從上帝的話語中尋找指引與歸正。
限定性原則簡化了教會的敬拜,與之相伴的關於教會權柄的教義簡化了教會的生活。對耶穌授權給教會所當行的與不當行的有所認知,可以幫助我們將重心從那些無止境的「絕不能錯過的」退修會、會議和講座中轉移;也可以從數不盡的週間查經小組、禱告小組、監督小組、門訓小組和支持小組中抽身;歸回平實的教會主日崇拜所帶出的質樸的恩典之道。
在基督教發展初期,一個人要怎樣做才算是加入教會?從某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一直到第四世紀,信而受洗是加入教會的禮儀。但是,顯而易見,事情也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