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書評
書評
書評:《過猶不及》

亨利·克勞德(Henry Cloud)和約翰·湯森徳(John Townsend)著,《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How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Zondervan, 2017)。中譯本由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深圳市海天出版社出版2011年再版。

​​本站一般不評論《紐約時報》暢銷書。但《過猶不及》這本書不僅在某種程度上受到文化界的歡迎,它還帶有基督教色彩,對許多基督徒頗具影響力。這本暢銷書真的能如它所說能改變人生嗎?

《過猶不及》最早出版於三十多年前,後來經過更新和擴充。這本書的暢銷體現在它的銷量高達數百萬冊,衍生出多種資源(約會、婚姻、養育子女等方面的工作手冊和課程),常常可以聽到人們談論建立健康界線。對許多人來說,這本書顯然探討了一個既敏感又實用的話題。

《過猶不及》分爲三部分:

  1. 定義界線,建立界線的十大法則
  2. 將其應用於家人、朋友、婚姻、家庭、工作......甚至上帝
  3. 發展健康界線

什麼是界線?作者將其定義爲「個人合理的界線定義了你是誰和你不是誰,它們影響著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身體、心理、情感和屬靈」。這本書聲稱,通過「解讀界限十大法則,(作者)向你展示了如何爲你的人際關係帶來新的幸福和健康。你會親身發現,合理的界限如何給你自由,讓你成爲上帝所造的充滿愛、樂於奉獻、有成就感的人。」(摘自書的封面)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宣言。它是真的嗎?簡單地回答:不是。《過猶不及》偏離了中心,對於基督徒來說其價值有限。在我看來這本書混雜了普遍恩典、常識和不合乎聖經的誤解。它沒有認真對待我們的墮落,也沒有歡慶福音由內而外改變我們的力量。

先說重點:《過猶不及》不夠深入。它把建立健康界線而不是以福音爲中心的生活,視爲關鍵所在。

優點

這是我欣賞的地方:

作者顯然希望幫助那些討好別人的人來對抗取悅人這種難以長期承受的壓力。他們正確地指出了「隨時待命」的負面影響,多年來爲許多人提供了諮詢,並通過實例來說明他們的主張。我也很欣賞他們將聖經作爲智慧的源泉,看到了地方教會在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問題方面的價值。

我認爲第 4 章有幾個很好的觀點。他們警告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情緒健康當作是自己的責任。他們警告父母不要過度控制,不允許孩子經歷失敗。他們正確地指出,「上帝的心似乎特別貼近經歷創傷之人。」(83 頁)

你教會中的一些人可能因爲這些優點而讀過《過猶不及》,並且這本書處理了他們一部分取悅他人的動機。他們甚至會推薦這本書。對於這些人來說,對這本書的批評可能不太受歡迎。但你能否在肯定優點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辨別力呢?我認爲可以。

缺點

對上帝的界線

雖然《過猶不及》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議,但其應用很快就體現了「如果你給小男孩一把錘子,他就會對著世界到處敲敲打打」的古訓。換句話說,「界線」爲人與人之間的經歷提供了一套不太穩定的解釋學。

當把「界線」的概念應用到上帝身上時,它的破壞性就更大了。例如,在闡述「界線法則」第 9 條「活動法則」時,他們寫道:「上帝會配合我們的努力,但祂永遠不會替我們完成工作。那是對我們界線的侵犯」。(101 頁)然而,保羅在神的工作和他的工作之間並沒有劃定這樣的界線,他寫道:「我也爲此勞苦,照著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西 1:29,黑體爲作者所加)

在其他地方,該書聲稱「上帝不會爲了與我們建立關係而侵犯我們的界線。祂知道這樣做會傷害我們對祂的信任。」(55 頁)

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的經歷與這一說法完全相反,羅得在天使的幫助下逃離所多瑪(創 19:16)也是一個反例。若非上帝侵犯了我們的界線,我們就永遠不會明白福音。然而,由於所有經文都是爲了闡述「界線」的概念,所以作者就斷章取義地摘取經文來支持他們的觀點。

爲了支持「(上帝)尊重我們說不」這一說法,作者向讀者舉出了聖經中的例子——浪子、年輕富有的官和約書亞帶領的以色列民(229 頁)。這些故事是否說明了上帝「尊重我們說不」——還是說上帝在呼喚苦毒的長子(路 15:31-32)並警告門徒小心危險的陷阱(可 10:23)?作者引用聖經來支持他們的觀點,但他們引用經文時卻錯失了重點。

鄰舍的界線

心懷善意基督徒之所以不顧一切地閱讀一本長達 352 頁關於界線的書,是因爲與罪人建立關係的確困難。他們在尋求幫助,而《過猶不及》提供了一些幫助。然而,當「界線」成爲適用於所有關係的藍圖時,聖經中的共同體就失去了意義。

在第 5 章中,「界線的十條法則」試圖取代真理。作者提出了這些法則,其中一些是明確的聖經原則,作者試圖讓這些法則看起來像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則。讀者會覺得,遵從這些法則不是遵從耶穌才是生活的關鍵。

聖經輔導協會(CCEF)的聖經顧問愛德華·韋爾契(Ed Welch)對關係界線進行了有益的批評:

界線......並不是關係中主導性的、指導生活的原則。相反,打破關係界線對於在基督裡的生活來說至關重要。基督徒要思考我們如何走進他人的生活,用愛給他們驚喜。我們和解、饒恕、掩蓋罪過。我們爲自己出於本能所劃定的個人界線悔改,我們禱告祈求更深刻地認識合一,因爲我們是一個身體連於元首基督。熱切地渴望打破人際界線追求合一是教會的顯著標志。

韋爾契並不是主張在處理人際關係時永遠不要說「不」,而是說當我們說「不」時,聖經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不同的藍圖。這個藍圖就是:智慧的愛。

智慧的愛。不是空洞的愛,不是「像耶穌一樣愛殘害你的人吧」這樣的愛,而是以禱告的方式,用上帝全備的智慧所更新的頭腦去愛。當腓立比聖徒之間在關係上面對困難時(腓 4:2),保羅是這樣爲他們禱告的:「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道神。」(腓1:9-10,強調爲作者所加)

保羅祈求上帝賜給腓立比人智慧和悟性能夠分辨是非地愛。哪怕保羅身爲使徒他也不會自以爲他已經有足夠的智慧來消除他們中的分裂。他們需要神的干預。

這裡有一個壞消息: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解決我們破碎的人際關係。每個情況都有其獨特性,需要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分辨如何「愛我們的鄰舍」。十條法則是不夠的。

好消息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是我們的天父,祂樂意賜給祂兒女智慧。(雅 1:5)

智慧的愛是尋求他人的益處,那就是與上帝的聯合和交通。但有時,智慧的愛可能是分開和禱告。其他時候——很多時候——智慧的愛是背負十架走近他人。畢竟,最完美的愛,就是這樣的。

結束語

我的兒媳泰勒是個幸福的媽媽,她有五個八歲及以下的孩子。她的生活並不屬於她自己。

最近,泰勒說:

「今天有許多聲音告訴媽媽們,她們應該有一些自己的時間、照顧自己或「完全屬於我的一天」,在這一天裡沒有任何打擾;她們可以從所有的責任中解脫出來。但這非但不會對媽媽的健康有益,反而會滋生出一種不滿足和不知足的情緒,這不僅會破壞媽媽自身的心理和屬靈健康,還會破壞她的家庭。」

在這個破碎的世界,與罪人建立深刻的關係需要背負十字架。問題很簡單,但也很難:我們是否相信上帝的良善,痛苦的順服會帶來生命,而毫無痛苦的悖逆會導致滅亡?

《過猶不及》試圖爲人們在關係中做(或不做)一些事情提供辯解。不過再一次,它不夠深入。雖然書中有一些好建議,但以界線爲中心的生活並不等同於以基督爲中心、以福音爲中心的生活。

我的建議

我曾使用過愛德華·韋爾契的著作《親愛的,別把上帝縮小了》(When People are Big and God is Small),受益匪淺。這本書也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了,剛剛更新並重新發行。韋爾奇的書以福音爲中心,在神學上前後一致,啓迪人心,應用恩典,篇幅較短!

* * * * *

[1] Ed Welch, "Boundaries in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Biblical Counseling 22:3, 2004. Page 19. https://www.ccef.org/jbc_article/boundaries-in-relationships/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Book Review: Boundaries, by Henry Cloud & John Townsend.

作者: Bob Johnson
2024-01-16
福音
輔導
界線
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