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的興旺從來不是靠機構、策略或短期的運動,而是靠普通地方教會忠心的見證與牧養。本篇文章提醒我們,若忽視教會在神計劃中的中心地位,就會削弱福音的根基。唯有把教會放在宣教的核心,福音的真理才能在各處得以守護並傳揚,直到主再來。
能親眼目睹一間教會從病態、不冷不熱轉變爲合乎聖經、充滿活力,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高興了。只有正確地傳講神的話語,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即便如此,儘管有忠心的講台,一些改革的努力還是會失敗;必須有主的工作才能扭轉局面。
全球國際化大都市中跨種族、跨文化教會越來越多,它們用英語——我們這個時代的通用語言——敬拜。哪怕英語只是作爲第二語言,但這些教會卻深入到無數國家和民族中。要帶領這類教會,我們必須避免只關注社會學而忽略神學的試探。我們必須優先考慮超越的真理,始終以福音的視角來看待這些真理,並在由真基督徒組成的地方教會中實踐這些真理。作爲「外人和客旅」的我們只有通過「陌生」的福音才能達成合一。
在聖經中,紀律的目標從來都不是懲罰性的,就好像教會爲某人的罪而懲罰他一樣。相反,目標是恢復性的——贏回這個弟兄。我們請三位牧師來分享恢復的故事——即某個因不認罪悔改而受到懲戒,後來又恢復了成員身份之人的故事。
我們的目標絕不是數量的增長,而是福音的拓展。正如科林·馬歇爾所說,「我們必須願意從自己的會眾中失去人,如果這樣對福音的拓展更好……」一些最優秀、你已經投入了無數時間的人將離開你,去到宣教禾場。
看到神如何消除了對合併的反對,並改變了人們對三一教會的看法,這是我遇到過的最令人驚訝的神主權的展示之一。這就像日與夜一樣,從堅決的反對到幾乎一致的贊同。是神改變了人們的心。
多元文化主義的確給福音事工帶來了挑戰。然而,無論我們來自哪裡,我們必須記住,福音對所有文化而言,都是陌生的。儘管有著多樣性,我們仍然都是亞當和夏娃的子孫,需要只有耶穌能夠提供的唯一的救治:救贖,罪得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