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派遣宣教士 ,激勵差派者

作爲阿拉伯半島的一名牧師,我既是信徒,又是差派者。2005年,我來到迪拜基督教聯合教會(UCCD)。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差派教會(國會山浸信會)的支持和愛。他們爲我禱告,甚至幫我把書裝箱以便裝運,在硬紙盒上手寫諸如「願主的話語向前推進並得到尊重」之類的信息。我從教會長期愛的承諾中獲益匪淺,教會從遠處爲我們提供裝備、祈禱和支持。

與此同時,我現在也是一個傳福音的人,負責裝備新領袖,將福音交託給別人(提後2:2)。透過我們的教牧實習,我們訓練和差派人前往約旦、摩洛哥、埃及、索馬里、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印度、尼泊爾、日本、阿聯酋等地的教會參與服事。

像所有福音事工一樣,我們的目標是追隨使徒保羅,他的使命是「在萬國之中叫人爲他的名信服真道」(羅1:5)。當保羅寫羅馬書的時候,他打算在羅馬停留,然後去西班牙:「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裡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羅15:24)

那時的西班牙還算不上一個旅遊勝地。保羅沒有計劃在裡維埃拉的太陽海岸進行風帆衝浪;他的目的是要在基督之名還沒到達的地方傳道。

但要到達那裡,他需要羅馬——一個集結地,一個把他差派到西方的平台。保羅需要禱告、財務、人和後勤的支持。這是羅馬教會所能提供的。

我們今天的教會也被呼召這樣做。

這裡有三個實際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教會把福音傳揚到這個世界上福音未及之地。

第一,經濟上的支持

這就是保羅對羅馬基督徒的心意是:「然後蒙你們送行」(羅15:24)。得蒙幫助或送行意味著經濟上的支持,這是早期基督教宣教士常用的術語,用來充足供給他們路上所需。

你可以說羅馬書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宣教籌款信。保羅寫這本書是爲了向教會介紹他的福音,然後懇求他們支持他向西方宣教的事業。

在全球新冠疫情期間,我們所有人都受到了經濟上的打擊。迪拜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因爲石油價格暴跌,影響了我們整個地區。

有一位多年來一直支持我們的教會牧師聽說了我們經濟上的困難,就給我發郵件說:「我們聽到迪拜的經濟狀況,UCCD可能會遇到一些財務困難。這是真的嗎?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很願意幫忙,但我們只是想確認我們聽到的傳言是準確的。」我想們向他們介紹了我們的困難,他們慷慨地幫助了我們,因此我們履行了這一年的義務,繼續開展我們的工作。

想想那封「我們願意盡我們所能提供幫助」的無私郵件吧。

現在,疫情期間,還不是削減國外宣教支持的時候。當然,對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可能沒有別的選擇。然而,鄧潔明(Jamie Dunlop))主張在預算緊縮的今天,優先考慮長期宣教關係:「你不會希望因爲短期預算緊張而放棄15年的信任關係。」

危機澄清了我們的承諾。預算顯示了我們事工的優先次序。保持你對宣教工作戰略的財務支持。

第二,差派最好的

在使徒行傳第13章,聖靈指示安提阿教會「分派」巴拿巴和保羅出去宣教。你能想像這個教會失去兩位如此優秀領袖的處境嗎?這會給教會的事工留下怎樣的缺口?然而,他們卻願意差派多結果子、滿有能力的領袖,把福音的邊界拓展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遠的地方。安提阿教會爲此付上了代價。

我可以證明差派忠心的僕人是多麼困難。2010年,迪拜基督教聯合教會差派了100多名有國度意識的成員,包括諸多參與服事的和一位長老,在城市北部開始了一間新的教會(迪拜救贖主教會)。友誼、資源、宣教和金錢都相繼而來。他們爲神開始一項激動人心的使命;而留下我們獨自承擔空蕩蕩的座位,精簡的樂團、清唱。代價昂貴而且過程痛苦。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們慢慢成長起來,我們意識到宣教的倍增已然發生。新教會在城市的另一邊成爲見證,並吸引了各樣年齡層的人。當我們看到主藉著新的領袖幫助我們時,我們在屬靈上成長,有了更深的合一和更大的信心。由於音樂伴奏的減少,我們教會的歌唱變得更強了。

四年後,我們又一次與一位摯愛的長老痛苦地分別。阿南德·塞繆爾在屬靈上不斷成長,並在第一批實習生中接受了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事工結出果子,他也不斷顯出傳道和教導的恩賜。我們非常依賴他。後來,我們有機會在北部的一個酋長國建立一個新教會,那裡還沒有健康的福音派教會。因此,我們建立了另一個教會,由這位弟兄帶領。我們的事工不斷擴展,然而我們的成員被福音激勵著進入下一個酋長國。

這兩種情況都是雙贏的。我們輸出了許多最具進取心、忠心的成員,但不知何故,我們也獲得了很多祝福。

我們的目標絕不是數量的增長,而是福音的拓展。正如科林·馬歇爾所說,「我們必須願意從自己的會眾中失去人,如果這樣對福音的拓展更好……」一些最優秀、你已經投入了無數時間的人將離開你,去到宣教禾場。

這是地方教會的神聖使命,無論是當時的安提阿還是現在的教會。我們必須做好全力以赴的準備。

第三,緊握繩索

當威廉·凱裡在1793年離開英國中部前往印度建立浸信會宣教士協會時,他有意識地依賴那些差派他來的人。

凱裡缺乏足夠的經濟支持。他沒有必要的移民許可。他陷入了與異教敵對的深淵,沒有得到任何像我們目前所依賴的訓練和支持。他會失去妻子和孩子。大家都說,障礙是巨大的。六年後,他還沒有看到一個印度人改變信仰。是什麼讓他堅持下去的?

在英格蘭,一小群浸信會牧師承諾從遠方支持凱裡。在他離開之前,凱裡已經爭取到了他們的支持。約翰·瑞蘭德作爲他們中的一個回憶說:「在我看來,我們去印度的事業在開始時確實有點像幾個人在商議,要進入一個從未有人探索過的深礦,而且我們沒有人指導我們;當我們這樣商議時,凱裡說,『好吧,如果你們能抓住繩子,我就下去。』但在他下去之前......在我看來,他在井口讓我們每個人都發了誓,大意是——『在我們活著的時候,你們絕不能鬆開繩子』。」

人很容易對那些他們支持的、暫時不在身邊的宣教士失去興趣。畢竟,有很多離家近的事情,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時期,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優先考慮。

我們該如何緊握繩索呢?

A.探訪支持的宣教士

海外宣教可能令人沮喪。很多時候,我和妻子都會因爲路過這個地區的教會長老的來訪而感到精神振奮。他們關心我們。他們特意問了一些關於我們的婚姻、家庭和屬靈狀況的問題。他們爲我們禱告,提醒我們爲什麼在這裡。直到現在,感激的淚水仍在我的眼眶裡湧動。他們的鼓勵使我們更加堅強,我們知道家鄉的聖徒們正在爲他們和我們祈禱。

B.款待宣教士

款待宣教士不僅能幫助他們,也能幫助你自己。當宣教士回國時,好事就會發生。在進入神學院之前,我深受一個正在休假的弟兄影響,他在烏茲別克斯坦服事了10年。他向我傳達了自己強烈的使命願景,並在我的生命中播下了種子,而這些種子在數年後發芽。當我瞭解到他的事工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時,我就很有負擔地定期爲住在街對面的一個穆斯林家庭禱告。多年後,我得知他們成爲了基督徒。

2003年,在我加入國會山浸信會服事團隊後,因著教會的熱情好客,我第一次見到了史麥克。我記得那是在隆冬,一連好幾個星期烏雲密佈。我們大多數人都面色蒼白,但史麥克卻曬得黝黑,看起來十分健康。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在迪拜,陽光一直照耀著。史麥克曾帶頭在阿聯酋推廣學生事工,當他談到那裡的福音機會時,我被深深吸引。他對阿拉伯半島的福音工作的戰略優先次序描繪了一個動人的異象。從那時起,我對阿聯酋開始感興趣。因著家庭教會的熱情好客,最終,史麥克擔任了尋找牧師委員會的主席,而正是這個委員會把我帶到了迪拜。

15年後,我成了這種慷慨的受惠者。我和我的家人從無數的關愛中受益——住房、汽車、吃飯、友誼。今年夏天,我們和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帕克山浸信會的一位長老住了幾週;又一個關心我們、爲我們禱告的會眾。

我們也希望有機會鼓勵他們。

C.保持宣教的重點

安迪·約翰遜(Andy Johnson)寫過關於評估、裝備和支持穩固的使命工作以及建立一種使命意識文化的文章。下面還有四種方法可以幫助你建造宣教士和激勵差派者。

  • 解經式講道。把你的教會奉獻給一個全球宣教周是很好的,精心挑選一些段落來展示宣教使命,這也很好,但這兩種方式都不會像長期委身連續的有關宣教主題的解經講道那樣激勵宣教的心。我對宣教的興趣開始增長,是因爲我注意到整卷以賽亞書編織了普世宣教的推動力(只要讀第11、19、42、49、54、56、66章),經常聽到強調神的榮耀和福音普世性目的的講道。
  • 分配好的資源。鼓勵你的會眾閱讀可靠的傳記和其他書籍來開闊眼界。我記得我的牧師們稱讚過以下經典:湯姆·威爾斯(Tom Wells)的《宣教的異象》(A Vision for Missions);考特妮·安德森(Courtney Anderson)的《金色海岸》(To the Golden Shore);伊恩·默里(Iain Murray)的《清教徒的希望》(The Puritan Hope);還有約翰·佩頓(John Paton)的《一個先驅宣教士的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a Pioneer Missionary)。
  • 爲支持的工人代禱。在路易斯維爾讀神學期間,自從我們成爲克利夫頓浸信會的成員時,他們就捨己地爲我們禱告和支持我們。每年,他們都會聯繫我們,詢問最新的代禱事項。在每年一度的姊妹退修會上,她們會抽出一部分時間來給那些她們支持的海外服事者,甚至會給我妻子寄去手寫的明信片,用她們的禱告來鼓勵我們。
  • 爲萬國禱告。在我信主的那間教會中,牧師每週的禱告中,除了其他事情外,也有對全世界福音傳播的關注。我的優先次序和興趣被我們祈禱的事項所塑造。此外,還有每週一次的教會禱告會,全體會眾向「莊稼的主」禱告。這就像安提阿,第一次宣教之旅的起點。在集體禱告和敬拜的時候,主指定巴拿巴和保羅來做這項事工(徒13:2-3)。旅程結束後,他們二人在一個類似的聚會上向教會報告,「他們述說神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述說神怎樣爲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徒14:27)

注意神對這一切的主權。到底是誰做了所有的工作?聖靈將他們分別出來,引導他們的腳步,賦予他們宣講的力量,爲外邦人的歸信開了門。

宣教最終由神完成,也是爲神而作的。這是神賦予的,因爲只有祂賦予了力量——差派祂的子民,賦予他們福音的信息,和敞開心扉的回應。宣教的目的爲了神,因爲只有神才配得榮耀。沒有其他人。我們很榮幸能一起經歷這段旅程。

我們或差遣,或被差遣,我們都是軟弱的,都要倚靠主。正如威廉·凱裡所經歷的那樣,「當我離開英國時,我對印度的轉變抱有強烈的希望;但在如此多的障礙中,它將會死亡,除非神支持。」

這就是爲什麼國內的教會必須緊握繩子,不是只在對宣教感興趣的季節握緊,而是要長期堅持下去。


譯:厲曉;校:CCL。原文刊載於九標誌網站:Send Missionaries & Inspire Senders

作者: John Folmar
2021-07-05
教會帶領
教牧侍奉
八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