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三個方面讚賞了後千禧年論,接著給出了使他最終拒絕後千禧年主義的七個保留意見。「我的最終評估是,後千禧年主義建立在對聖約的錯誤理解之上。我們堅信浸信會教會論和漸進聖約神學是對聖經的最佳詮釋,對我們來說,雖然我們能從忠心的後千禧年主義者的教導中得到幫助,但最後我們也必須對後千禧年主義持一個不那麼樂觀的態度。」
我深信,除非我們學會如何按這三個維度——經文、時期和正典的維度讀聖經,否則就看不到體現在神全備旨意當中的基督大能與智慧。當我們從聖經所有部分來看基督,我們就在我們生活的所有部分變得更像祂。畢竟,這就是所有釋經的目標:成爲具有三個維度,背負神形像的人,由聖道和聖靈改變,成爲基督的樣式。
福音派人士傳統上公開反對那些一目瞭然的成功神學,但在我們當中存在著一種太普遍不過、形式更軟性的成功神學教導。軟性成功神學的悲劇,就是它太過關注地上的改良。它向基督徒傳現在可以活出美好,活出他們最好的人生,天堂和地獄這永恆的現實就被人遺忘了。這就帶來非常實在的可能,就是很多聽軟性成功神學教導的人,是、並且仍繼續是失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