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帶著歡快的信心活在後「基督王國」時代

傳道者警告說:「鑿開石頭的必受損傷,劈開木頭的必遭危險。」(傳 10:9)我一直把它當作職業危險法則對待。

我是一名歷史學家。因此,我最需要防範的一個職業危險是懷舊。我很容易陷入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那時的公共娛樂更健康;孩子更孝順;聖經知識更普及等等。幸運的是,傳道者也給了適合我的建議:「不要說:『先前的日子強過如今的日子是什麼緣故呢?』你這樣問,不是出於智慧。」(傳 7:10)

感謝上帝把當下賜給我們

上帝賜予我的特權是生活在當下——在我自己的時代中。幻想生活在別的時代不僅毫無意義,而且缺少感恩,也是在挫敗自己。人生的每個季節都有它的樂趣。在青少年時期想享受成年人的快樂,或在中年時想享受青春年少的快樂,都是愚蠢的。

同樣,每一代人都有獨特的喜樂、特權和事奉神的機會。我們蒙召不要渴望另一個生命階段。而要在此時此刻就滿心歡喜地跟隨基督。清教徒有一句老話「如果你想取得人生最大的成功,就努力發現上帝正在你的時代做什麼,並將自己投入到實現祂的目的和旨意中去。」

的確,這個時代有獨特的挑戰

當然,我們這個時代有獨特的挑戰。我們正眼睜睜地看著「基督王國」(Christendom)的解體。「基督王國」在西方曾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當時的政治和文化都支持基督教信仰,也宣稱自己委身於它。在基督王國時期,世俗世界鼓勵人們至少假裝相信基督教教義和遵守基督教習俗。這樣做在那時候有利於一個人的職業和社會成功。

十八世紀聲名狼藉的宗教懷疑論者大衛·休謨(David Hume)甚至建議他的非基督徒朋友僞裝成基督徒,他還用玩世不恭的態度把從事教牧工作看作是職業發展的良策:「我希望我還能在這方面做一個僞君子。社會公德通常要求我這樣做。」這種世俗動力的喪失使得更多人後來在社會文化中公開拒絕基督教的生活方式。

這當然不是好事。我更喜歡這樣一種文化:人們不會發表淫穢的言論,因爲他們想讓自己的形像比真實狀況看起來更正直。

但也有收穫

儘管如此,這肯定不全是壞事。能更好地瞭解別人的思想、內心和想像力的真實情況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儘管英國國教在某些事情上是官方的政治道具,但基督王國的衰落在英國要比在美國更厲害。我曾在英國生活過幾年,那時在我所參加的教會中,人們對信仰的虔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牧師解釋如果在一個目前還沒有教會的城鎮或地區植堂,建立一間重要的基督教會,神的國度就會得到推進。人們的回應是什麼?六、七個或更多的家庭會興高采烈地決定搬到那裡去,讓這一切成真。他們會賣掉房子,辭掉工作,踏上信心的冒險之旅。

與此同時,我認識的一些美國基督徒也計劃搬到國內其它地方去,因爲他們更喜歡另一個地區的天氣。他們似乎認定自己一定會在那裡找到教會、朋友或許還有神的國,但他們首先要在日光之下找到一處舒適的居所。

同樣,我們可以反反覆覆地列舉各種益處和壞處,但重點是,它的確有益處。

最壞的時代不也是最好的嗎?

我現在聽到最悲觀的預測是,我們正在進入的後基督王國時代將像君士坦丁大帝之前的前基督時代。在那個時代,周圍的文化會認定基督徒是「人類的仇敵」,理應受到迫害。想像這個上帝統治之下的國家(one nation under God,這個說法來自美國的歸化宣誓。——譯註)即將變成類似於尼祿或戴克里先統治下的羅馬帝國,這樣的想法似乎有些偏執。

但至少讓我們把這種最糟糕的情況當成一個思想實驗。那難道不是事奉上帝的輝煌時代嗎?教會是失敗還是得勝呢?那不是彰顯上帝的大能和祝福、悔改歸信頻頻發生、門訓真實純粹的時代嗎?不是連羅馬最精英的異教徒都被殉道者遊斯丁(Justin Martyr)、伯爾都亞(Perpetua)、坡旅甲(Polycarp)等人帶著智慧的信心和決心所震撼嗎?

因此,用歡欣鼓舞的信心面對吧

世人已經習慣了基督徒的驚慌、憤怒、恐懼、絕望和暴躁。這樣的姿態會強化世人自滿的假設,即信仰是過去的遺物,正在消亡殆盡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那些自信、機智、開朗的基督徒感到困惑和好奇。他們開始懷疑我們是否真的知道一些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什麼才是真正的真理,世界究竟會怎樣發展。我們的確知道,難道不是嗎?

這絕非一種策略或作出屈服的姿態,在最不濟的情況下它仍可以是信仰的一種表達——對上帝的得勝和基督的主權充滿了信心。除了基督徒,誰真的相信我們身在其中的故事是以喜劇而不是悲劇結尾呢?

弗雷德里克·布赫納(Frederick Buechner)曾經說過:「上帝呼召你去的地方,就是你內心深處的喜悅與世界深處的需要交匯的地方。」帶著最深的喜樂向飢渴的世界傳播耶穌基督的福音,無疑是一種深刻的基督教精神,也是一種正確的實踐。

教會必勝——喜樂吧!

相信地獄之門不能勝過教會,就是不允許自己做一個失敗主義者。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正確回應是信心和喜樂。

上帝正在尋找這樣的人,他們爲生命而喜悅,視此時此刻能作神的僕人爲榮幸,爲能參與上帝國度在這個世代的降臨而激動不已。

最後,回到傳道者的話爲結論,他設想一個人已經學會了「能取自己的份,在他勞碌中喜樂」,並且「神應他的心使他喜樂。」(傳 5:19-20)願這樣的人不斷加增。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Cheerful Confidence after Christendom.

作者: Timothy Larsen
2024-07-01
教會
福音
喜樂
信心
1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