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書摘:「道成肉身」是宣教的最佳寫照嗎?

人們通常認爲宣教就應該是道成肉身的。當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如此:我們進入人群,居住其中,並試著按照腓立比書2:5-11所教導的,效法基督的謙卑和犧牲。但是在宣教中的道成肉身主義不止於此[1]。那意味著我們的宣教應該以耶穌的宣教爲榜樣。對於斯托得以及他的許多追隨者來說,教會的使命就是服事[2]。斯托得說:「因此,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像耶穌一樣,成爲服事人的人。」所以,傳福音和社會活動是基督徒使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3]。基於約翰福音向我們展現出的大使命的最高體現,對宣教最簡單的總結就是:「我們被差往世界,好像耶穌那樣,去服事人。」[4]

斯托得對約翰福音20:21的解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也引發了一些問題。

第一,這有可能誤導人們以爲耶穌的宣教僅僅是一種服事。當然,如果我們認爲這裡所指的服事和馬可福音10:45中所指的是同一個意思,那就沒有問題,因爲經文指出——耶穌不是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爲多人捨命。但斯托得並不是這個意思。他認爲耶穌的宣教是要滿足人們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5]。當然,沒有人可以否認,我們也不願否認,耶穌向眾人表現出的無盡愛心。我們也絕不是在暗示滿足個體需要不是教會的責任。相反,我們應該熱心爲善(多2:14),靠主作剛強的人(弗6:10)。但是,這可能讓人誤以爲耶穌的事工僅僅專注於服事人,更有甚者,就如最近有一本書中宣稱的:「耶穌的事工都是針對窮人、病人、有需要之人和受傷之人。」[6]其實,耶穌有時也希望遠離人群而獨處(可1:35、 45)。有時,祂和富人在一起,比如路加福音19章5節中的撒該。常常祂也和那些並不窮困的門徒在一起,因爲他們得到有錢婦女的供應(路8:1-3)。

一定有人會覺得這聽起來怪怪的,但這卻是事實:醫治病人、供應窮人不是耶穌追求的目標。祂被差到世上來是爲使罪人因祂得救(約3:17);祂被高舉,以至於信祂的人能得永生(3:14-15);祂被父差來,以至於吃祂肉的因祂而永遠活著(6:57-58)。安德里亞斯·科斯騰博格(Andreas Köstenberger)在研究耶穌和門徒的宣教方面有著傑出的貢獻,他把約翰福音中所描寫的耶穌的事工總結爲:祂是父差來的子,祂來到地上並回到父那裡去,祂是牧者型的教師,呼召人們跟隨祂以成就最終的豐收[7]。若科斯騰博格的觀點沒錯,耶穌事工的本質就不能簡單地歸結爲祂來是爲了滿足人們的需要。

有人可能會反對說,這只是約翰的說法。約翰福音在四福音中是個例外。那就讓我們以馬可福音爲例,來看看符類福音又是怎麼說的。毫無疑問,馬可福音同樣記載了耶穌醫病趕鬼的事。教導、醫治和趕鬼是耶穌事工的三個主要項目(比如馬可福音1:21-34記載了耶穌第一天在迦百農的事工,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是,推動祂事工的動力卻是向人傳揚恩典的福音,宣告天國的臨近,呼籲悔改和認信(1:15)。耶穌醫病趕鬼,是出於對受苦之人的憐憫(1:41;9:22),但是這些神蹟更大的目的,是爲了證明耶穌的權柄,並指向祂獨特的身份(比如2:1-12)。

不要忽略這樣一個事實:耶穌從未進入某城某鄉僅僅是爲了醫病趕鬼。祂不會單單爲了醫病趕鬼而上路。沒錯,祂一路上的確做了很多這樣的事。祂因爲人們有需要就憐憫他們(8:2)。但是祂「出來」是爲了「傳道」(1:38)。人們尋求實際幫助的喧鬧聲反倒更有可能讓耶穌分心。這就是爲何祂常常要求那些受助的人不可告訴人(1:44,7:36)。同時,若所到之處的人們不願相信,耶穌也不會在那裡多行神蹟(6:5-6)。

馬可福音和其他福音書一樣,也記載了許多耶穌所行令人稱道的神蹟和服事,但這絕非這卷書的主旨。馬可福音的前半部分結束於彼得的悔改,那是在第八章耶穌彰顯了祂的神性之後。而後半部分結束於十字架,在這裡耶穌結束了祂的工作(在9-10章中,有三次關於受死復活的預言,在11-16章的受難週記載中對此有非常詳盡的描述)。馬可福音的主旨是爲了描寫耶穌是誰以及祂爲拯救罪人所行的一切事。

怪不得耶穌在馬可福音(1:14-15)的講道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呼召門徒跟從祂,並且應許他們將「得人如得魚」(1:17)。耶穌事工的目的在馬可福音逐漸展現出來。祂來傳道(1:38)、祂來召罪人(2:17)、祂獻上自己作多人的贖價(10:45)。我們在別處也讀到,耶穌來是爲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祂事工的焦點是教導。祂教導的核心聚焦於「祂是誰」。那個關於「祂是誰」的好消息在「祂往何處去」的問題上達到了高潮,那就是十字架。耶穌的事工不是泛泛的服事,而是通過教導來宣告福音,通過神蹟奇事來證明福音,通過死而復活來成就福音。

第二,如果有人以爲我們如同耶穌一樣被差派,我們就跟耶穌有一樣的使命,這樣的假設實在缺乏思考。我們必須捍衛耶穌被差遣所做事工的絕對獨一性。卡森教授在約翰福音17:18節的註釋中這樣總結門徒的使命:「沒必要把門徒的使命渲染成是道成肉身或是神兵天降。」相反,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本體論上的差異,使耶穌使命的源頭與門徒使命的源頭之間存在天壤之別」[8]。反覆強調基督的救贖,就是最好地再現耶穌道成肉身的事工。我們的責任是去見證耶穌基督已經成就之事。我們自己不是新的道成肉身的基督,但是我們可以成爲基督耶穌的使者,以祂之名獻上自己,傳講福音,求人與神和好(林後5:20)。這樣,被神升爲至高的基督便透過我們行出祂的使命來。

所以,聖子是如何被差遣成爲一個榜樣,讓我們這些被聖子差遣的人得以效法?科斯騰博格解釋說:

約翰福音並沒有明顯教導關於「道成肉身的榜樣」,好像斯托得和其他人所倡導的那樣。約翰福音中爲門徒的事工所提供的榜樣,並非是耶穌基督如何進入世界(就是道成肉身),而是耶穌和差祂來的那位之間關係的特質(例如:順服和徹底地倚靠)。耶穌呼召祂的跟隨者效法祂那樣,爲差遣祂之上帝的榮耀而獻上自己,順服上帝的旨意,完全代表上帝並全然認識上帝。[9]

因此,關注對人的服事和滿足他們的需要並非耶穌和門徒的主要使命,至少在約翰福音不是如此[10]。如果約翰福音20:21的上下文還告訴了我們些什麼,那就是使徒的使命乃是使用天國的鑰匙,打開或關上那扇以「赦免」爲記號的門(約20:23;太16:19)。約翰寫福音書的目的是讓讀者能夠「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這是約翰自己的使命,正如他對使命的理解一樣。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約翰認爲這就是完成自己的使命,這使命是前幾節經文中他從耶穌那裡領受的。父差子來,這樣,信祂名的人,就有了生命(1:12)。聖子藉著聖靈差派門徒,就是使人降服和順服的靈,門徒因此進入世界,爲那位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之主做見證(14:6)。

註釋

[1]. 參考大衛·赫斯爾格瑞夫關於道成肉身主義和具象主義之爭論的摘要。赫斯爾格瑞夫支持後者。

[2]. 斯托得著, Christian Mission, 23-24頁。

[3]. 同上,27頁。

[4]. 同上,30頁。

[5]. 同上,24頁。

[6]. Lyons, The Next Christians, 55頁.

[7]. 科斯騰博格(Köstenberger), The Missions of Jesus and the Disciples, 199頁。

[8]. 卡森,《約翰福音註釋》(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PN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0),566頁.

[9]. 科斯騰博格(Köstenberger), The Missions of Jesus and the Disciples, 217頁。

[10]. 同上,215頁。

《什麼是教會的使命?》目錄

第一部分:瞭解我們的使命

第一章:需要謹慎定義的常見詞

第二章:耶穌差我們進入世界到底要我們做什麼?

第二部分:瞭解我們的範疇

第三章: 整個故事——從各各他山頂看聖經敘事

第四章:我們正在錯過完成的福音嗎?——理解好消息

第五章:君王和國度——理解神的救贖法則

第六章:明白社會正義——闡述

第七章:解讀社會正義——應用

第八章:尋求平安——理解新天新地

第三部分:理解我們做什麼以及爲何做

第九章:熱心爲善——個人和教會爲什麼要行善?怎樣行善?

第十章:大使命——大使命是什麼?爲什麼大使命很重要?

後記:你在考慮建立新型的教會嗎?——給積極、主動又有使命感的青年們一些忠告


翻譯:何之是。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Book Excerpt: Is 「Incarnational」 the Best Way to Describe Christian Mission.

作者: Greg Gilbert Kevin DeYoung
2014-12-05
期刊
宣教使命
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