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被十架塑造的呼召

掃羅行路,將到大馬士革,忽然從天上發光,四面照著他。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爲什麼逼迫我?」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來!進城去,你所當作的事,必有人告訴你。」(使徒行傳9:3-6)

提到宣教呼召,大數掃羅的經歷可謂登峯造極——大光,天上來的聲音,明確的指示。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但輪到我們這些其餘的平凡人,遇見主的引導時,得設定好自己的期望值。正如大衛·希爾斯(David Sills)在他富有啓發的《宣教呼召》(The Missionary Call)一書中所指出的,人們對「呼召」有很多謎團和誤解。他注意到大馬士革路上的相遇,「我們必須記住,這個是對保羅蒙召經歷的描述,並不是每一個宣教呼召應循的慣例。」1

多年來,我和那些坦誠但的確困惑於「蒙召」的基督徒進行了無數次對話,喝了無數杯咖啡。看到了對「呼召」如同鐘擺兩極的看法。第一種是那些「蒙召」但看上去只有自己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他們翻來覆去地討論「負擔」這個詞,好像討論它並沒有什麼負擔。他們熱衷於「禾場」旅行,按照定義,出了美國本土48州就是「禾場」。儘管我欣賞他們的主動和熱情,但有時很難分辨出是個人呼召還是個人野心。

這些人往往很少聯絡教會——除了財務需求以外。教會的用處就是幫他們完成「神的呼召」——等他們到了另一個國家,就轉而期望當地信徒繼續幫他們完成宣教夢。對於現在(嘗試用另一種語言之前)就委身門訓的建議,他們報之以禮貌的微笑。這些人中有一些非常固執,但很多從未有機會在教會中得到屬靈導師的門訓,儘管他們知道導師們對神和福音有著很大的視野。

光譜的另一端是那些等候永遠都不會來有「呼召」的人。他們是教會中的忠信之人,隨時候命,認真虔誠地看待宣教——但他們從未有過大馬士革路上那樣的經歷。要是沒收到這種呼召或是神蹟或是浸過的羊皮卷,他們就不敢貿然前進。的確,神並沒有呼召每個人都去國外的工場服事祂,但同樣確定無疑的是,我們在用自己的恐懼修築圍牆。我們在去往福音未及之地的路上需要克服的第一個攔阻,往往不是邊境通道或帶刺鐵絲網或伊斯蘭國,而是環繞我們舒適區的真實善工帶來的真實圍牆。

對此的建議是把「飛行常客」和「教會常客」(以及處於兩者之間的每個人)都帶到十字架面前。馬太福音16章中,耶穌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才告訴他的門徒,「他必須走」的那路盡頭是受苦和死亡。主接著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爲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爲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馬太福音16:24-25)

這呼召——這個徹底的、關乎生死的呼召——已經給到了每一位信徒。這個令人震驚的、十字架的呼召比瞬間的閃電更炫目,比感覺和潮流更持久。基督的跟隨者實際上是在跟隨祂。他們完全認同祂,完全接受祂,完全跟隨祂——無論去哪裡,無論何代價。不同於那些在十架尚爲羞辱的時代就第一次聽到這個呼召的門徒們,我們靠著恩典在各各他和空墳墓的另一側收到這個呼召!祂已復活。祂與我們同在。直到永遠。

這就是爲什麼從那些在遙遠艱苦之地服事基督多年的人那裡,我最常聽到的「宣教呼召」是一個堅定的生命爲之改變的信念,耶穌活著,活在當下——這是他們和大馬士革路上的保羅共有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正因如此,無論他們是在阿富汗還是中國還是非洲服事,我頻頻聽到的就是,「來這裡只是我跟隨耶穌的下一步。」儘管他們已經感受到十字架壓傷的痛苦,但他們也已經瞥見了耶穌,並奮起跟隨。

我想戴德生(Hudson Taylor)的宣教呼召是一個典型。你可能會認爲戴德生,這位打開中國內地福音大門、感動千萬人最終跟隨他腳蹤的宣教先驅,可能曾戲劇性地遇見神。好吧,他確實如此——但並沒有光和聲。在他17歲歸信之後,戴德生投身於自己教會的福音拓展事工中,據一位傳記作家記載,他「沉浸在聖經中,直到用聖經的語言思考」 2。此後,戴德生描述自己有一天獨自禱告的時候,遇見神:

我在內心的愉悅中向神傾倒自己的靈魂,再一次坦誠我對祂這樣一位爲我行了萬事之主的愛戴……我懇求祂給我一些工作來服事他,作爲愛與感激的表達;一些捨己的服事,無論是什麼,無論多困難,無論多微小……神的臨在變成難以述說的真實和祝福,而且……我記得自己躺在地上,在祂面前靜靜地躺著,滿有說不出的敬畏和喜悅。我不知道將要接受怎樣的服事。但在內心深處意識到我不再屬於自己。3

戴德生的宣教呼召是福音喜樂的滿溢。這是他與基督相遇的大馬士革之路,主對他說,「來跟從我」。他就跟從祂。宣教的呼召不是爲我們自己,乃是爲跟隨那復活之王的光明蹤跡。

註腳:

  1. 大衛希爾斯,《宣教呼召》,慕迪出版社,2008年,第55頁(Sills, M. David. The Missionary Call, Moody Publishers, 2008, p. 55)。
  2. 海恆博,《現代中國之成形——戴德生的生平與事工》,卷一,海外基督使團,2005年,第156頁(Broomhall, A. J. ,The Shaping of Modern China: Hudson Taylor’s Life and Legacy, Volume 1, Overseas Missionary Fellowship, 2005, p. 156)。
  3. 同上,第157頁。


譯:鹹燕美。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 A Cross-Shaped Calling.

作者: Tim Keesee
2018-04-25
宣教
第五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