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英國基督教是否正在走向末路?

英國基督教是否正在走向末路?[2]

現在就簽下教會的死亡證明還爲時過早;有關教會衰落的消息言過其實了。儘管人們認爲傳統宗教/國教正在衰落,英國福音派教會卻在發展壯大,研究表明在全國不同地區,基督教充滿活力的表現形式正在增多。[3]

導言:急速衰落的敘述

根據許多廣爲傳播和接受的數據,英國教會參與人數和信仰基督教的人數都在迅速下降。上圖顯示了人們普遍接受的基督教正在逐漸消失的情況。

雖然統計數據中的衰退不可否認,但在本文中,我將論證大部分(儘管不是全部)衰退發生在掛名基督徒身上;福音派的生命力一直非常頑強。在福音派陣營中,我將概述一些真正帶來鼓勵的情況,但不會低估在迅速世俗化的宣教領域中教會面臨的真正挑戰,也不會忽視人數增長的一些不良原因——這些情況不會帶來健康的增長。

正如英格蘭和威爾士的人口普查數據本身所指出的:「 2001 年至 2011 年期間,自稱基督徒的人數有所減少(從 71.7%降至 59.3%),而自稱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數有所增加(從 14.8%增至 25.1%)。其他主要宗教團體的人數則有所增加,其中穆斯林的人數增幅最大(從 3%增至 4.8%)。」[4] 蘇格蘭邊境以北的情況與此類似,但自認爲基督徒的人數則更少:「2011 年,超過半數(54%)的蘇格蘭人表示他們的宗教是基督教,這個數字比 2001 年減少了 11 個百分點,而 37%的人表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這個數字增加了 9 個百分點。」[5]

人們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說法來解釋數據下降的真實情況。[6] 例如,人們可能會懷疑蘇格蘭人是否認真地對待了這個問題。畢竟在一場成功的互聯網活動之後就有超過 37 萬人認爲自己是「絕地武士」(Jedi)。 [7] 但無論怎麼解釋,也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不可否認的是:英國看自己是基督徒的人數減少了 12.4%。

參加教會的人口比例同樣也在迅速下降。我們有比人口普查數據更久遠的統計數字,它們都描繪了一幅持續下降的圖景:「1851 年,英國有 40%到 60%的人參加教會活動,1900 年這一數字約爲 30%,到1979 年降至 12%,十年後降至 10%,1999 年降到 7.5%。[8]

這就不難理解爲什麼許多人認爲英國幾乎已經完成了世俗化,而教會正在「流血至死」——正如坎特伯雷大主教所描述的那樣。[9]

對於導致衰落的原因,已經有很多分析了。坦率地說,在一個充斥著廉價和刺激性娛樂的世界,大家寧願在家呆著,也不會無聊到去教會打發時間。隨著互動性社交媒體的出現,人們的關聯感可能增強了。人們在週日上午可以去做其他事情,這意味著曾經偶爾去教會的人現在可能更傾向去購物,而在 1994 年《週日交易法》(Sunday Trading Act)頒佈之前人們是不能這樣做的。[10]

社會變革也導致了宗教的私人化。如果說 2011 年人口普查中自認爲是基督徒的人數下降令人驚訝的話,其實更令人驚訝的是,2001 年雖然有 72%的英國人自認爲是基督徒,而這些人中當時大約只有十分之一堅持星期天去教會。

此外,學校宗教教育和敬拜形式的變化也導致了年輕人對福音越來越無知。儘管法律條文仍然規定:「在每所學校,每天都應該有每個學生能參加的集體崇拜活動。」[11] 但現實情況是,現在大多數學校裡幾乎不談論福音的內容。宗教教育已從主要學習基督教聖經轉變爲宗教比較——研究各種宗教的節日和倫理,對其核心信仰卻甚少談及,實質性地閱讀聖經更是少之又少。

可能的相反敘述

近來,有些人從不同角度提出了更積極的敘述。首先,從神學角度看,真教會只會不斷壯大。耶穌一直持守祂的應許:「因爲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 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 [12] 雖然這並不是說,歸信的速度永遠會超過主召聖徒回天家的速度。

衰退正在消退

最近的一些數據也顯示,教會的衰退在減緩:「雖然這些增長不足以扭轉整體上的衰退,但這兩個關鍵趨勢實際上已經把之前的下降速度推回到了大約五年前。」[13] 其他人則認爲,至少在倫敦參加教會活動的人數再次增加:「參加教會活動的人數,雖然之前長期處於自由落體狀態,但現在已經開始回升,尤其是在英國的首都。成員名單上的人數每年都以高於 2%的速度增長,而一些教會的人數則出現了真正的大幅增長。」[14]

基督教「轉爲沉默」

另一些人則認爲,基督教中的餘民更多把它轉爲個人信仰而非公開踐行。就像《24 小時》中深入執行任務的傑克·鮑爾(Jack Bauer),他可能已經很久沒有和反恐小組聯繫,但如果大家以爲他已經死了,那就太愚蠢了。宗教的大規模個人化不應等同於宗教的消失。相反,「基督教留存在民眾中的記憶現在由去教會的基督徒和教牧人員爲代表,直到『在個人或集體意義上的關鍵時刻』才會再次得到倚重。」[15]

衰落總是局部和地方性的

還有人指出在衰退的汪洋大海中,有一些地區出現了真正的增長。「一些地區的一些教會正在衰落,但......在過去 30 年裡,英國各地的教會經歷了實質性的持續增長。」[16] 彼得·布賴爾利(Peter Brierley)指出,「那些在 2008 年有超過 10,000 名成員的宗派,在 2008 年至 2013 年期間減少了大概 15%的成員」,與此同時另一些宗派的成員則增加了大概 15%,增長的人數和減少的人數正好完全相同。但這並不是否認宗派規模更大、歷史更悠久的宗派通常在衰落。

即便如此,我對某些所謂的增長領域也不太樂觀。倫敦黑人佔多數的教會的增長沒有讓我特別興奮,因爲成功神學在許多這樣的教會中根深蒂固。英國最大的教會[17] 金斯威國際基督教中心(Kingsway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entre)從 1992 年的 300 人增加到了 12000 人。對於那些在教會內受謊言欺騙之人的靈魂,和教會外將基督之名與其聯繫在一起之人的靈魂,我都擔心這樣的增長毫無益處。[18] 

戴維·古德修(David Goodhew)編輯的《英國教會的增長》(Church Growth in Britain)[19] 等研究報告似乎將教會增長視爲生命延續之令人鼓舞的跡象,卻忘記了生命來自於聖道(如《約翰福音》5:24, 6:63、68)。因此在關於黑人教會興起的章節中,他們只比較了教導成功神學的教會和那些教導單純信心的教會在吸引受眾能力上的不同,而完全沒有提到是否對福音忠心。[20]

掛名基督徒的衰落

如果說有名無實的自由派基督教正在衰落,而充滿活力的福音派基督教卻在繼續發展,這未免過於簡單化了,但福音派教會的衰落程度肯定低一些。自認福音派基督徒的人口比例一直非常穩定,約佔總人口的 2.5%。此外,在前面提到的那些增長了 15%的宗派中,「除了東正教會和一些『新表達』(Fresh Expressions,是一項國際性、跨宗派、創造性的基督教運動,與現有教會合作,爲那些從未參與教會或已經離開教會的人培育新的教會形式。他們不提倡週日早上以傳統或典型的崇拜形式參與教會。——譯註)教會之外,其他都是福音派教會。」[21] 經歷這種增長的兩個最大宗派——「新前線」(New Frontiers)和「獨立福音派教會團契」(Fellowship of Independent Evangelical Churches)——在神學上都明確屬於改革宗。那些下降了 15%的宗派主要是自由派或天主教。

「自認爲是基督徒」人數下降的一些原因讓我感到鼓舞。因爲如果超過 72%的英國人認爲自己是基督徒,其實我爲這個國家感到擔憂。我懷疑 72%的人甚至從未聽過基督教福音,更不用說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基督了。

如果人們第一次聽到福音時就知道除非自己悔改信主,否則並不是基督徒,我認爲這是一件好事。我更願意看到,那些真正信靠基督的人才認爲自己是基督徒,因爲用永恆的眼光看,出生在某一個國家就認爲自己是基督徒,由此獲得的虛假保證比教會成員人數的急劇下降更危險。

對過去 20 年的個人看法:爲什麼我謹慎地感到鼓舞?

我在英國教會生活的經歷跨越了四十年,其中我特別關注最近二十年。我的經歷(除了學校和大學的禮拜堂)主要是福音派。我是在福音派聖公會教會長大的,該教會既有保守的福音派聖公會,也有更具靈恩的福音派聖公會,典型代表是朗豪坊諸靈堂(All Soul’s Langham Place)和布朗普頓聖三一堂(Holy Trinity Brompton)。在大學期間,我就對信而受洗和改革宗神學深信不疑。畢業後,我加入過英國的六個教會:兩個聖公會、兩個獨立福音派教會團契(FIEC)、一個浸信會聯盟和一個恩典浸信會。所有這些教會都屬於保守福音派,因此我將重點談談我對保守福音派的看法及其中的鼓勵和挑戰。

我相信,在更靈恩的圈子中——新酒網絡(New Wine Network)[22] 或國際新邊疆(New Frontiers International)[23] 或迅速發展的黑人佔多數的教會中[24] 等,也有類似的故事。

我的經歷代表了英國福音派非宗派主義的典型情況。有一些聖公會成員做夢也不會想要離開國教,除了這部分人以外的大多數福音派人士都會尋找一間「感覺」上與他們以前所欣賞教會相似的教會,而不會執著於尋求待在同一個團契或宗派內。

這樣的流動性既讓新植堂教會因爲有潛力吸引來自許多不同宗派背景的人而歡欣鼓舞,也解釋了他們的增長(至少通過轉會增長的這部分)。然而,這種流動性也可能是國家教會衰落的部分原因。

就教會的未來而言,更重要的不是教會中的哪些宗派將吸引仍然參加教會活動的基督徒,從而「分得更大的蛋糕」,而是真正的增長來自歸信、門徒上的增長。

根據我過去 20 年中的觀察,有幾個方面讓我爲英國教會的狀況而欣喜。

培訓

過去 20 年裡,福音派神學教育和神學院的入學率保持穩定,同時進入事奉的途徑有了巨大的進步。

例如 1991 年,宣道基金會(Proclamation Trust)開始向那些希望學習更好地講授聖經的人提供「康希爾培訓計劃」(Cornhill Training Scheme)。該課程爲期一年,通常用兩年半工半讀完成,以便有更多機會在地方教會服事。它「裝備弟兄和姊妹在地方教會中解釋聖經」[25] ,無論是公開的講道、教導、姊妹事工還是兒童事工。

倫敦每年約有 50 名男女畢業生從該課程畢業,最近康希爾在蘇格蘭和貝爾法斯特(Belfast)的畢業生人數也有所增加。我認爲,這一課程用短短一年的學習幫助人掌握分解聖經的技能,其水平非同一般。二十三年過去了,全國乃至全世界有幾百名工人從中受益,能更好地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除了這個課程之外,其他教會也開辦了自己的培訓和副學士學位課程,同樣在努力裝備地方教會的受訓者,使他們能夠很好地分解神的話。[26]

英國聖公會在爲弟兄提供資源並鼓勵他們參與教牧事工方面一直遠遠領先於非國教者(Non-Conformists) [27] 。一方面是由於國教(Church of England)擁有財政資源,可以將人送入神學院,另一方面是由於許多非國教教會對內心呼召的看法非常主觀。令人鼓舞的是,我們看到非國教教會內部對教牧事奉的幫助和鼓勵在大大增加,從幫助人們邁出第一步、考慮事奉的可能性[28] ,到提供正式的培訓和更多的助理牧師職位。[29] 許多得到幫助的人正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因爲他們得到幫助後,往往也樂於給予幫助。我的觀察是,與 20 年前相比,現在有更多牧師吧培養下一代牧師作爲他們的一項主要職責,以《提摩太後書》2:2 的方式在塑造事奉。

舉例來說,1999 年我去橡樹山學院(Oak Hill College)學習的時候,接受牧職培訓的人中包括我在內只有三個人是來自英國聖公會以外的。現在,該學院將招收的聖公會基督徒和獨立派基督徒人數相近,並爲他們提供同樣合適的教育。[30]

福音夥伴關係

爲了全國教會的健康發展,有幾個跨宗派的組織在開展工作。請允許我重點介紹其中三個。

宣道基金會(Proclamation Trust)

在聖海倫教會主教門堂(St Helen's Bishopsgate)牧會近 40 年的牧師迪克·盧卡斯(Dick Lucas)是「宣道基金會」(Proclamation Trust)的創始人。它「通過在英國和更遠的地方促進解經式講道的工作,服事地方教會。」[31] 因此,它像是促進「健康教會一個標誌」的事工。「宣道基金會」產生的影響難以估量。通過教導和裝備牧師相信上帝子民的改變來自於宣講上帝的話語,它向上帝的教會解鎖宗教改革的正式原則。它通過出版資源、舉辦會議(尤其是一年一度的福音事工大會(EMA))以及開辦上文提到的「康希爾培訓」課程來實現這一目標。它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2013 年福音事工大會從聖海倫教會搬到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因爲前兩年的會議都預訂一空,不得不將人拒之門外。在過去的 5 年中,共有 2500 人參加了該活動,其中每年約有 250 人是第一次參加。這對英國教會來說是個不小的數字。

福音夥伴關係(Gospel partnerships)

福音夥伴關係是一個「由英國各地相信聖經的夥伴關係和教會組成的網絡,旨在向全國傳揚耶穌改變生命的消息。(它)的存在是爲了向這些教會和合作機構提供各種主題的資源。」[32]

從 2010 年和 2014 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生命的激情」(A Passion for Life)[33] 宣教活動,到爲倫敦不同地區的工人舉辦午餐講座等地方性合作活動,這些網絡在幫助地方教會合作傳福音方面發揮了有益的作用。[34]

植堂行動(Church planting initiatives)

英國的許多地區都沒有聖經信仰的教會,也沒有解經式講道事工,因此在全國範圍內看到一些植堂教會的倡議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2020 伯明翰[35] 的目標是「到 2020 年在英國第二大城市協助植堂建立 20 個新教會。」「20 計劃」[36] 和倫敦的「安提阿計劃」(Antioch Plan)[37] 在蘇格蘭最貧困的社區也有類似的目標。其他全國性的植堂建立教會的計劃和運動包括「歐洲使徒行傳 29 章」(Acts 29 Europe)和「國際新境界」(New Frontiers International.)。

在英國,真正的基督教是否正在衰落仍有待商榷:聖經知識肯定正在衰落,因此向沒有教會背景的人傳福音的植堂計劃非常受歡迎。

持續關注的領域

在瞬息萬變的宣教禾場上,創新的壓力非常大。如果我們要向多元文化傳福音,就必須調整我們傳福音的方式,特別是向完全不懂聖經的人傳揚聖經的能力,而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仍然自認爲是基督徒。然而,即使是在熱愛解經式講道的保守福音派中,似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們可以靈活處理除了福音之外的一切問題。

這就導致人們渴望用新的方式運作教會,無論是「新表達」還是僅僅是教會植堂。在這兩種處境下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年輕人從國教轉向新教會。

我擔心這會使新教會和老教會都變得貧乏。不難看出老教會如何陷入了貧乏。他們的年輕人很少,因此他們可能沒有未來。年長的聖徒要努力彼此照顧,可能會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維持教會的運轉上,幾乎沒有精力去傳福音。

但是,年輕的新教會也在變得貧乏,這不僅僅是因爲他們沒有充分利用教堂的建築資源。他們的門訓也很貧乏——因爲會眾中很少有老人可以讓他們去愛,同時也去學習並接受老人們的愛。跨代門訓比應有的要少,這使每個人都變得貧乏。

教會不僅在年齡上變得更加單一。今年,爲了向未信主的人傳福音,我聽說有一家教會只服事滑板愛好者,還有一家緊鄰城市貧困地區的教會自稱爲服事「年輕的專業人士」。

然而,越來越多的人對教會復興以及爲年輕人植堂建立教會感興趣。我前面提到的三個教會植堂的組織都希望參與這兩種策略。

結論:教會的未來 20 年

我既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之子,所以對於詳細預測主的教會在英國的未來,我猶豫不決。

隨著掛名基督教的持續衰落,那些不認識基督是主的人將沒有理由宣告祂的名。我擔心,對於那些把自己的良心與基督和祂的話語緊密相連的少數人來說,社會對這群明顯在萎縮減少的少數派做出的讓步會越來越少。這將帶來困難。但我們跟隨的是一位釘十字架的彌賽亞,我們應該預料到困難。祂說:「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跟門徒說完這話的幾個小時後,這個世界就對祂表達了全部的憎恨,哪怕祂同時向它展示了祂全部的愛。

感謝主,在迫害很可能來臨的時候,真正的信徒也越來越有信心,相信上帝的話語會裝備上帝的子民去做上帝的工作。有一小支年輕的牧師軍隊擁有足夠的能力分解神的話語,當神的話語得到傳揚並且藉著屬祂的子民活出來的時候,我相信主會在這片土地上拯救許多人,祂會用神的話語使他們活過來。我很期待看到祂的作爲,我非常質疑這會是基督教在英國的死亡。

*****

[1]http://www.ons.gov.uk/ons/interactive/census-map-2-1—religion/index.html訪問日期:2014 年 10 月(與本文中所有網站的訪問時間一致)。

[2]我這裡所說的英國是指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組成的大不列顛島,而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北愛爾蘭需要獨立進行研究,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與英國其他地區的模式不太一樣。

[3]Dr David Landram,引自http://www.eauk.org/church/stories/death-of-the-uk-church-greatly-exaggerated.cfm

[4]http://www.ons.gov.uk/ons/rel/census/2011-census/key-statistics-for-local-authorities-in-england-and-wales/rpt-religion.html

[5]http://www.scotland.gov.uk/Topics/People/Equality/Equalities/DataGrid/Religion/RelPopMig

[6]關於不需要太重視數據的論點調查,見Peter Brierley「掛名基督徒」http://brierleyconsultancy.com/images/nominalism.pdf

[7]http://www.ons.gov.uk/ons/rel/census/census-2001-summary-theme-figures-and-rankings/390-000-jedis-there-are/jedi.html

[8]Garnett,Grimley,Harris,Whyte & Williams Ed,「Redefining Christian Britain:Post 1945 Perspectives」 (London:SCM, 2007) 3

[9]同上,1

[10]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si/1994/1841/made

[11]https://www.churchofengland.org/media/1244326/qs%20and%20as%20re%20collective%20worship.pdf

[12]《約翰福音》6:38-39

[13]Peter Brierley,UK Christian Statistic 2: 2010-2020http://brierleyconsultancy.com/images/intro.pdf p.2

[14]Peter Oborne,The Return to Religion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religion/8970031/The-return-to-religion.html

[15]同上,6,引用 Grace Davie,Europe,the exceptional Case:Parameters of faith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D,L&T) 19

[16]David Goodhew Ed.Church Growth in Britain:1980 to the present (Farnham:Ashgate,2012) p3.

[17]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08/feb/14/religion.architecture

[18i]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1b0n3z

[19]David Goodhew Ed. Church Growth in Britain:1980 to the present (Farnham:Ashgate,2012)

[20]同上,109-113

[21]http://www.brierleyconsultancy.com/images/csintro.pdf 4

[22]http://www.new-wine.org/

[23]http://www.newfrontiers.co.uk/

[24]http://www.christiantoday.com/article/huge.growth.of.black.majority.churches.in.london/33012.htm

[25]http://www.proctrust.org.uk/cornhill/

[26]其中比較著名的是聖海倫教會主教門堂(St Helen's Bishopsgate)和英國倫敦齊心宣教植堂網絡(Co-Mission church planting network)

[27]即不屬於國家教會——英國聖公會( he Church of England)的人

[28i]例如http://www.fiec.org.uk/what-we-do/article/the-hub和「9:38」http://www.ninethirtyeight.org/

[29]例如http://www.fiec.org.uk/what-we-do/article/partners-in-training

[30]任命格雷厄姆·貝農(Graham Beynon)爲獨立部委培訓主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http://www.oakhill.ac.uk/people/beynon_pickles.html

[31]http://www.proctrust.org.uk/

[32]http://thegospelpartnerships.org.uk/about-us/about-us

[33]http://apassionforlife.org.uk/en

[34]http://www.gospelatwork.org.uk/

[35]http://www.2020birmingham.org/

[36]http://20schemes.com/about/mission/

[37]http://www.theantiochplan.org.uk/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Is Christianity in Britain in Terminal Decline?

作者: Mike Gilbart-Smith
2024-07-08
教會
福音
文化
103期
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