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沒有講壇呼召的福音佈道

幾年前,當我作爲弗農山浸信會牧師首次講道時,負責音樂敬拜的同工在敬拜開始前叫住我——他想知道我會怎麼做講壇呼召。

我有點搞糊塗了。在這之前我曾經三次來過弗農山浸信會,並沒有任何一次見到有人做呼召。我猜想教會早就放棄這種做法了。看來我錯了。

事實證明, 我的教會有一個很長的歷史傳統,就是在敬拜結束時呼召人們從過道走到臺前作爲加入教會、或在神面前重新委身,或一起做公開的接受禱告。我所參加過的三個主日恰好都是例外! 事實上, 許多成員都把講壇召喚看作是教會接觸失喪靈魂的主要方式。他們把講壇呼召看作是傳福音的同義詞。

爲什麼不要講壇呼召?

我相信, 許多做講壇呼召的人都有最好的意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早期, 我參加了一個教會, 那裡的牧師結束講道時, 要求會眾都閉上眼睛, 低下頭。然後, 他會邀請任何想接受基督的人舉起他們的手, 望向講壇。大約三十秒鐘, 牧師會掃視四周, 注意舉手的人, 並用平靜舒緩的聲音說, 「是的, 弟兄, 我看到你了。很好, 姐妹, 阿們。」 等等。我相信這個牧師對這些慕道友的本意是最好的。

儘管如此,我確信講壇呼召的壞處比好處要大。這種給予人們即刻獲得救贖保證,而不花時間去考察他們的信仰的可信度的做法,往好裡說是不明智的,往壞裡說是不道德的。說它不明智,是因爲牧師並不充分認識他要宣告得救的人是否是真基督徒。說它是不道德的,因爲它把我們的救世主所設計的困難的窄門 (可8:34;太7:14) 替換成人所設計的容易的寬門。即便從最好的意圖來說,這些講壇呼召者給了許多未得救的人虛假的信心,以爲他們真正認識了耶穌。1

但這並不是全部。講壇呼召很容易把會眾的注意力放在錯誤的地方。在聽道之後, 教會的會員及慕道友都應該審視自己的心。每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剛才傳講的信息對自己有什麼呼召及自己如何回應。但諷刺的是, 講壇的呼召往往產生另一種的反應——聽眾間的審視,而不是聽眾的自我省察。人們四處張望, 想知道誰會走向講台。如果沒有人動,有人就會想「這算是牧師的失敗嗎?」或者更糟的, 「上帝今天沒上班嗎?」

以上是我認爲把講壇呼召當作傳福音是不太明智的一點理由。

如何不用講壇呼召而傳福音呢?

一個拒絕講壇呼召的牧師應該如何把福音佈道溶入公眾敬拜呢?換種方式來問, 那種有傳福音熱情的公共敬拜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以下七個答案是我在所帶領的敬拜中努力去做的:

第一,真誠懇切

對於傳道人來說, 沒有什麼比忠實於福音的真理更重要, 但真摯懇切必須要緊隨其後。神使用那些對於陷在罪中的人揪心並對救恩之實歡心的人。除非神的奇妙恩典的教義已經深入牧師的骨髓之中,否則它永遠不會從他的嘴唇中閃現出來。

第二,要明確福音。

聖經的每一段經文都是福音。在以斯帖記的所有文字中並沒有一處提到上帝的名字,但祂手所作的工卻顯示在每頁上。一個想看到罪人得救的牧師, 會忠實地教導聖經, 顯示給他的會眾們聖經中每處經文都指向基督本身及基督所做的工。

第三,呼召人們要悔改並相信。

在每一次講道中都有一個地方, 牧師可以邀請罪人在基督裡找到希望。我經常聽到牧師在講道結束時呼喚管家職分、冒風險、或忠心——但他們從來不呼召人歸向基督。傳道人應該仔細並熱忱地催促他的聽眾們要悔改, 相信這好消息, 並把生命交給基督爲王。

第四,爲後續對話創建空間。

當我在講道中傳講福音時, 我要慕道友們知道我渴望更多地談論我剛剛分享的信仰。因此, 在敬拜後他們可以跟我繼續討論福音及其含義。

我也和其他牧師聊過,他們會邀請慕道友們到一個特別的房間來進行禱告或交談。司布真把每週二下午專門留出來輔導慕道友和新信徒。2 無論你決定如何做,都要使得聽眾有機會在更私下的場合來討論你剛剛所傳講的信息。

第五,提供福音性查經

我通常會邀請慕道友們參加一個簡短而直截了當的研習課,來了解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知識。我使用的是Good Book圖書公司出版的《基督教信仰釋義》(Christianity Explained),這是一個以馬可福音爲藍本的六週的研讀課程。我發現它是對福音的一個非常寶貴的介紹。事實上,這門課已經成爲我們教會的主打課程。

第六,重視洗禮。

重視洗禮。我們都知道洗禮很重要。我們也都應該認識到, 每次洗禮都是向會眾見證上帝時刻都在動工,建造祂的教會。

在弗農山, 我們請每個受洗者跟會眾分享他的見證。我從來沒有要求他們必須這樣做, 但至今還沒有一個人拒絕。這些新的基督徒都渴望見證神的恩典, 而慕道友所要面對的是他們要如何回應福音。

第七,禱告。

在教牧禱告及敬拜結束禱告時, 我經常禱告慕道友能悔改, 相信福音。我祈求他們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基督, 克服阻擋他們的一切障礙。我祈求神動工,就在今天把罪人歸向自己,讓他們認識神。

你可以看出來, 我在教會不做講壇呼召。但我每個主日都懇求罪人來到基督面前。 我們盼望看到會眾中的聖徒們被福音所鼓舞, 而慕道友們也深信他們需要悔改, 並相信神的好消息。

註腳:

  1. 若想更詳細瞭解講壇呼召的危害性,請閱讀Erroll Hulse的《偉大的邀請: 檢視在佈道中使用講壇呼召》(Audoban 出版社, 2006) 和 Martyn Lloyd-Jones (鐘馬田)所著《講道及講道的人》 (宗德文出版社, 2011,中文版:麥種傳道會,2015),章節14。
  2. Arnold Dallimore所著《司布真: 一個新的傳記》(真理旗幟出版社,1985)原書80頁。


譯:劉立君。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Evangelism Without an Altar Call

作者: Aaron Menikoff
2017-05-04
傳福音
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