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教會的團契生活》第三課:多樣性—通過委身廣度而來的合一

原文標題與鏈接:class 3: Diversity

翻譯:梁曙東

 

 

I.前言

你們當中很多人可能認識我們教會一位叫比爾▪安德森的成員。比爾在60歲出頭的時候開始來我們教會,當時他還不是基督徒。那時他在哈佛大學教一門名爲《眾人的瘋狂》的課程,這門課教導的是大眾心理學的概念,察看像新英格蘭搜捕女巫,城市傳奇和金融恐慌這一類的事情。雖然他把職業生涯都用來研究群眾,卻沒有預備好參加地方教會。用他的話說,他是「被基督徒多樣化團契的真誠震撼住了」。他說在這裡的關係,按他的經歷看來是「極不平常」:這些基督徒不是分成細分、有類似興趣的人群組合,而是作爲單一整體開展互動。這就開始了一個過程,最終帶領比爾得到在基督裡的新生命。

這種集體見證是從哪裡來的?它來自於福音。當你成爲一位基督徒,你就經歷了一種完全的身份轉變。現在你是一個新造的人(林後5:17),是神的家的一員(加4:5),與基督聯合(羅6:1-8)。對你的身份而言,成爲一位基督徒,這要比你的家庭、你的種族、你的工作、你的國籍、你的個性——或者這世界用來定義人身份的任何其他事情來得更根本。因此你與任何其他基督徒分享的合一,要比任何其他想像得出來的聯繫紐帶更意義深遠。這意味著,無論在哪裡,只要有福音存在,也應當有多樣性存在。多樣性是福音自然的結果。

因此多樣性可能比你曾經想過的更重要,與此同時,可能也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多樣性比你想的更重要,因爲正如比爾發現的,當沒有屬這世界的聯絡或關係的人,在教會裡彼此犧牲相愛時,這就提供了一個偉大見證,在世人眾目睽睽面前見證福音的真實。多樣性遠遠不止是「有了也很不錯」,它應當成爲一家地方教會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超自然特徵。

但與此同時,多樣性也可能沒有你以爲的那樣重要——因爲它本身並不是要達到的目的。教會可能有多樣性,卻不健康,沒有合一或福音。對比爾來說極其具說服力的那一種多樣性,它有說服力,完全是因爲它凸顯了福音的合一。因此一家地方教會的多樣性,就它本身而言是極不重要,但在反映出一種更深入實在的福音合一,讓人相信並且活出這福音合一方面,它是極其重要。

所以,如果多樣性是我們見證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只是爲了多樣性而多樣性,這並不是教會存在的目的,那麼作爲一家教會,我們應當如何思想我們當中的多樣性?我們在這一課開始的時候要來看以弗所書第三章講的多樣性的目的,然後是多樣性的特點,多樣性的基礎,最後要看三種方法,培養我們多樣性中的合一。

II.多樣性的目的

首先:聖經所說的地方教會多樣性有什麼目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來看以弗所書。以弗所書實際上是教會生活這整個核心課程的根基。請和我一起來看3:8-11,我們在當中看到保羅對地方教會存在目的的說明:

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然而祂還賜我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傳給外邦人;又使眾人都明白,這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裡的奧祕,是如何安排的,爲要藉著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這是照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所定的旨意。(弗3:8-11)

亙古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教會向整個受造界彰顯出神的智慧。如何彰顯?保羅在這裡說,這與神現在已經啓示出來的一種奧祕有關。這奧祕是什麼?他已經在3章6節告訴我們。

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爲後嗣,同爲一體,同蒙應許。

神的作爲太奇妙!好幾百年前,神已經應許有一日祂要把外邦人帶進他的家。以賽亞書49:6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爲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現在,神在基督裡,使用保羅的福音侍奉,已經成就了這件事。現在,在基督裡,亞伯拉罕的後裔不是那些僅僅有他血統的人,而是有與他一樣信心的人。

而且爲什麼就連「天上執政的、掌權的」,也留意到教會中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的合一?這是因爲在基督來之前,他們是何等彼此分隔——保羅在2:14把這種分隔稱爲「中間隔斷的牆」。這並不只是因爲這兩群人是不同的種族(他們確實是不同種族的人),或者他們在文化方面有差異(他們確實有差異),或出於神學的原因,他們互相分開(他們確實是分開的),而是這分隔是充滿公開的敵意。然後在片刻之間,當基督呼出最後一口氣,把人與神分隔開來的那幔子就從上到下裂開的時候,把猶太人與外邦人隔開的障礙也被摧毀了。

一位第一世紀的讀者可能會反對說:「但這種合一是不可能的!要有神蹟發生才能做成這樣的事!」這正是要點所在。請看保羅在3:20-21的頌讚: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

保羅知道,在他描寫以弗所教會的猶太人和外邦人彼此相愛時,儘管這兩種人存在著好幾個世紀之久的敵意,他講的是一種無限超越我們人的能力能達到的合一。如果「在我們心裡」運行的是神的大能,隨著祂的智慧通過教會彰顯,祂就要得到榮耀。

我們自己的教會是這樣,每一家愛耶穌的教會也是這樣。

那麼在國會山浸信會,它的多樣性有什麼「亙古的旨意」?就是要彰顯出十字架的大能!神通過把原本會繼續隔絕的人帶進一種關係當中,以此彰顯出十字架的大能。在第一世紀,很獨特是在救贖歷史上,這意味著猶太人和外邦人一同敬拜。但以弗所書第3章的基本原則仍舊是:從前分隔的人在基督裡合而爲一,神就得到榮耀。

在這方面對人有幫助的一個例證就是婚姻。婚姻同時頌揚合一與多樣性。婚姻的能力在於丈夫和妻子彼此不一樣:夏娃受造要作一位幫助者,是「配」亞當的(創2:18),她與亞當不同。然後到了創世記第2章結束時,我們看到亞當和夏娃必須彼此「連合」,成爲「一體」(2:24)。每一個結了婚的人都明白,每一個人的差異,都有助於讓一段婚姻變得更剛強,但如果沒有聯合、爲一、合一,這些差異只會帶來軟弱。

所以,如果多樣性的目的就是要彰顯出福音的大能,我們就應更仔細來看,我們說的多樣性到底指的是什麼?哪一種多樣性彰顯出十字架的大能?這把我們帶到下一點。

III. 多樣性的特徵

我說到「多樣性」這詞時,我們很多人就會想到種族多樣性。人生活在這一座城市,在當中種族歧視不僅是一種揮之不去的回憶,還是一種當前的現實,關注基督教教會裡種族的多樣性,這是一件好事。聖經表彰種族多樣性;肯定是的,這至少是保羅在以弗所書三章所講內容的一部分。

但如果我們想到的只是種族多樣性,就是限制了以弗所書第三章的應用了。保羅講到猶太人和外邦人的時候,他在強調這事實,就是沒有福音的大能,這兩群人仍會彼此隔離。因此我們想的「多樣性」,包括有多種的背景,若不是因福音的緣故,這些背景就不會存在。以此作爲我們的定義,我們就想起許多不同的差異,是符合以弗所書第三章的基本模式。請讓我們來思想各種各樣不同的界限,是社會尊重,但卻是地方教會必須要克服的:

1)年齡的界限: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在哪裡看到年輕男子與80歲的年老婦女一起吃中午飯,而他們是沒有親屬關係的?這種情形並不常見,但這正是我來到國會山浸信會,在頭一個月看到的情形。我住在教會對面一棟單身男性宿舍,我們給這宿舍起了一個綽號叫「公駝鹿」。我們其中一位室友邀請了教會當中所有老年女士來享用情人節午餐。他招募了一群20多歲的傢伙來做乳蛋餅和沙拉,大學學生穿戴整齊,給他們在基督裡的姊妹敬茶,我們所有人都輪流分享對神美善的見證,唱《奇異恩典》這首歌,這是我能想起團契中最難忘的一次,這正是因爲我們的差異凸顯出我們在基督裡的合一。

2)經濟的界限:我們這個世界看慣了富人爲窮人做善事,但當這些富人退回到他們的社區時,他們發現自己是和其他富人在一起,至少和有類似教育背景的人在一起。但教會不應當是這樣,這就是爲什麼雅各在雅各書2:8-9抨擊教會偏待富人的原因:「經上記著說:『要愛人如己。』你們若全守這至尊的律法,才是好的;但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被律法定爲犯法的。」

3)政治的界限:地方教會必須在道德問題上強力發聲,但這道德權柄極少能清楚轉化成爲具體的公共政策,結果就是地方教會應當成爲一個地方,有不同政府政策觀點的基督徒能在基督的國這更終極的現實當中找到共同之處。對於我們這些在國會山工作的人來說,這特別至關重要。如果你在政治領域工作,你可以一整週朝九晚五地彼此辯論。但作爲教會,我們是合一順服君王耶穌。

4)個性的界限:哥林多前書12章說,人人都有一種恩賜,身體需要每一個人。如果某人不擅長社交,你認爲他們會發現我們的教會成爲他們的避難所嗎?還是就像外面冰冷的世界一樣,對他們感到不耐煩?外向的人可能發現更容易在教會中快快建立友情,但這並不因此就讓他們在教會中與那些安靜內向之人相比,顯得更必不可少。這些安靜的內向之人能好好聆聽,深深地愛他人,全心服事他人。

5)文化背景的界限:特別是對那些在教會中成長的人來說,文化背景帶來它自己的期望,期望一家教會應當成爲怎樣的機會。結果就是,一家教會要由城市、鄉村以及郊區背景的基督徒,講究禮儀的敬拜、五旬宗以及黑人宗教傳統的基督徒,還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基督徒組成,某種程度的犧牲就必不可少。而這些差異完全沒有問題。我們的教會有自己的文化:我們使用英語,我們有簡單的音樂伴奏,是根據歐洲和美國的傳統。但人人都需要做出犧牲,屬於文化少數派多數派的人都需要做出犧牲。對於多數派的人來說,這種犧牲可能就是開始問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有什麼事情讓他們感到不安,你能怎樣服侍他們。我們應當認真看待保羅的教訓,「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爲一的心。」(弗 4:3)

如果我們追求的是跨越界限,讓我們身邊的世人疑惑不解的愛,那麼某種類型的多樣性,常常就要比其他類型的多樣性發聲更洪亮。吉米曾經告訴我,在波士頓郊區,一個大部分是白人人口的地區有一家教會,但這教會是處於四個城鎮交匯的地方,這四個城鎮有極其不同的階層特徵。所以當一位從一個城鎮裡來,從前是癮君子的人,花好幾個晚上和週末的時間,針對來自另一個城鎮的銀行行政人員的婚姻生活講述神的真理時,一件對周圍世界來說極具說服力的事情就發生了。另一方面,在我們這裡,國會山浸信會位於曾經是這國家其中一個種族隔離最嚴重的城市,種族多樣性就是強有力的見證。雖然我們的教會,來自白人背景的人超過其他背景的人,訪客卻經常會評論說,這家教會是如何包括有背景極其不同的人,看起來卻是一起生活,是單一個群體。在這方面我們的多樣性並不完美,但感謝神,祂已經做成、並且繼續在我們裡面做成合一與多樣性。

IV.多樣性的基礎

你可能會問,這聽起來都很了不起——但是我們如何可以在所有這些方面,在多樣性方面有長進?

我的回答一開始可能聽起來很幼稚,甚至是讓人感到不快的幼稚。我們必須做什麼,才能看到合一與多樣性在我們自己的教會裡共存?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什麼也不做。

我們不需要任何事情。請看我們之前看過的以弗所書第二到第三章的證據。保羅在2:14-16說:

因祂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爲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爲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爲一體,與神和好了。

誰做成了這件事?誰創造了一個新人,成就了和睦?是基督!保羅在這些章節只是在描述,在我們得救方面已經發生的事。沒有剩下什麼事是要我們去做的。在這部分一個命令的動詞,就是隻要記念神已經做成的事(2:11,12)。換一種說法,就是耶穌在約翰福音17:21禱告,「叫他們都合而爲一」時,我們可以絕對相信神正在應允耶穌的禱告!在相信福音的人當中的這種合一,是一個已經成就的事實,我們與過去素未謀面的真信徒感受到的聯絡紐帶是見證了這一點。

你生火的時候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熱力出現了。當基督拯救各種各樣不同的人,呼召他們在祂的教會中彼此合一時,有什麼事情發生?合一出現了。在這種意義上,要確立多樣性中的合一,我們沒有什麼事情可,神已經通過福音點燃了這團火。我們的任務就是守望、感受到這熱力,然後敬拜,因爲神在地方教會的群體當中做了不可能的事。

神是建立我們合一的那一位,這事實是否意味著我們應當懶惰坐在後排,期望各種各樣不同個性和背景的人能自動彼此相愛?根本不是這樣的。事實上我們會自私和犯罪抵擋合一。或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培養合一。就像農夫澆灌施肥,精心看顧作物,我們能看出,我們並不是賦予我們合一這作物生命的人,但我們做的事情的確極其重要,要讓這作物生長、保持健康。

所以在保羅證明了唯有神使以弗所教會中的猶太人和外邦人合一之後,他在以弗所書4:3說:「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爲一的心。」就像如此多的保羅書信那樣,以弗所書的前半部分說,「你們這些在基督裡的人就是這樣,」你們不僅僅是基督使你們活過來的罪人,你們還是從前陌生、現在合爲一的人。然後這卷書的後半部分說,「因此要按你們在基督裡的身份生活。」福音已經使你們合爲一,現在要竭盡全力保守通過基督已經獲得的合而爲一的心。

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有許多可以說的,讓我們關注三個提醒。第一,

A. 要承認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文化

我不知道是否曾經有任何人對你說過,就是你講話有「口音」,對此你會有什麼想法。從前我的反應就是:「我沒有口音,是其他人說話聽起來古怪。」在我們的文化裡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些是一家教會當中少數文化的人,通常能毫無困難就察覺到這一點。是佔多數的人,他們需要眼睛打開看到這事實,就是並非每一個人都有與他們同樣的經歷或看法。例如,我一開始帶領星期天早上的認罪禱告的時候,我承認的大多數的罪是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男性傾向會掙扎的罪。在那之後牧師們挑戰我!我是根據我自己的經歷做這件事,認定人人基本上都像我一樣。我本來應該要更開放思想,爲著我那些在基督裡75歲的弟兄姊妹也會掙扎的問題禱告。我需要認識到我的文化是我看不見的。

在使徒行傳第6章,當教會當中兩種不同人群起衝突時,這是因爲講希臘話的寡婦在日用飲食的供應上遭到「忽略」。看使徒行傳第六章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瞭解到任何關於爲什麼這群人在教會中被忽略的原因,但他們是抱怨講亞蘭文的猶太人,還有使徒非常嚴肅看待這問題,這事實暗示可能會有一種佔多數的人看不見自己文化的問題正在發生。教會中佔多數的人的文化看不到自己的自以爲是,佔少數的人的文化被排除出去,這並不是一件新鮮事。然而只要教會還存在,福音的大能就是隨時預備好要醫治這些分裂。所以在問題解決之後,我們在使徒行傳6:7看到:「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得甚多。」

當保羅在羅馬書12:10-11告訴我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這就必然涉及到努力要使我自己文化想當然的事變得更有形一些,使我能很好看顧其他人。要在我們的關係當中做到這一點,其中一樣最好的辦法,就是提一些深思熟慮、開放性的問題,瞭解其他人對基督徒人生的經歷,他們的經歷如何與我們自己的經歷不一樣。

這就帶我們來看第二個提醒:

B. 接納那些與你不一樣的人

請和我一起來看哥林多前書12:13-14:

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爲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

請和我一起想像一下,如果哥林多教會聽到這段經文,然後決定因爲保羅是呼籲教會合一,他們能在合一中生活的最好辦法,就是在教會當中讓類似的人組成小組,與他們感覺相處最舒服的人在一起。所以他們組成一個猶太人小組,一個希臘人小組,奴隸的一個組,自由人一個組。我們會說:「不!這根本不是保羅想的!」然而,如果我們只與那些和我們一樣的人團契相交,我們在本質上就是這樣應用經文。

現在你可能會說,馬特,這是不是說我們不應當有弟兄小組和姊妹小組?或者不應該有青年組或婦女退修會?不一定。在教會中和那些與你有相同年齡、種族、或職業的人建立友情,這可以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通常神使用這些關係,在我們心中做成重要的工作,因爲我們能出於我們共同的經歷彼此說話。與類似的人建立關係,這並不是一件邪惡的事,但如果成了我們群體突出的特點,以至遮蓋了福音帶來的自然的多樣性,這可能就會有危險。

農業部使用的「攝入食物平衡盤子」的畫面,在這一方面可以對我們有所幫助(我成長的時候人用的是食物金字塔,顯然他們現在已經升級,用一盤食物表達)。只吃漢堡包和炸薯條,這是不健康的,盤子的一部分是放水果蔬菜,一部分是放穀物,另一部分是蛋白質。所以我們能思想,努力在教會培養一種平衡的關係盤子。有一些關係,是人特別建造你的生命,鼓勵你的;有一些關係,你是建造別人的生命,使其他人作主門徒的。有互相的友情,然後——這裡是關鍵——有一些關係,只是因爲你是基督徒,而不是出於任何自然的原因,你就作人的朋友。所有這些都是健康的,都很重要。這些類型當中有一些可能是重疊的,但如果在最後一種類型當中不存在著任何關係,我們就應當擔心了。

一個很好的起點,就是問自己一些診斷性的問題。你有多經常和那些與你年齡不同的人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與那些和你自己工作不同的人對話?在教會中有哪些與你種族背景不同的人,你是熟悉他們,到了能爲他們的家庭和工作禱告的地步?

如果你問這些問題,意識到你並不認識很多與你不一樣的人,或者你只是想在這一方面有長進,那該怎麼辦?這就帶領我們來看最後的提醒:

C. 爲合一的緣故作出犧牲

保羅在羅馬書12:1 說:「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這在教會裡是如何表現出來的?他在同一章繼續,12:9:「愛人不可虛假;」 12:13,「客要一味地款待;」 12:16,「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

很有可能我們會喜歡這種想法,就是我們可以上一家多樣性的教會,然而卻從來連手指頭也不動,不去認識某個確實與你不一樣的人。在這種意義上,神呼召我們不要在教會中作「消費者」,而是要作生產者。如果我們看重多樣性,就應當把這種看重付諸於行動,作出個人犧牲,使多樣性成長。

所以讓我們實際來看這問題。我們可以做出哪種犧牲,促進我們在多樣性裡的合一?

  1. 我們可以犧牲我們的舒適,主動去與我們按自然並不會覺得被對方吸引的人結交。馬可福音9:35,「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2. 我們可以犧牲自己在各種領域的偏好——在團契活動時吃哪一種食物,我們希望教會更多唱哪些歌曲。羅馬書12:10,「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3. 我們可以犧牲我們的資源和時間,服事與我們同爲教會成員,有需要的人,在我們的家裡招待他們,讓他們坐我們的順風車上教會,照顧他們的孩子。約翰一書3:18:「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爲和誠實上。」
  4. 我們可以犧牲我們的習慣,騰出空間,認識一些與我們的日程安排不同,或住在城裡不同地方的人。如果你是一個總是提早兩個月安排自己日程的人,就要願意自發在教會散會後,與某位和你不同的人一起吃午飯——反之亦然。

爲什麼要做出這些犧牲?再一次,我們並不是爲了多樣性而追求多樣性。神永遠的兒子已經做了終極的犧牲。因著祂的死,祂已經把那些分隔的人聯合起來。現在通過我們的合一,我們見證祂無比的智慧和恩典。我們可以一起思想如何培養我們作爲一家教會的合一,使祂的名可以廣爲人知,這是何等一種特權!在接下來幾週時間,我們要更認真來看,在教會生活的許多領域,比如禱告、敬拜、傳福音,甚至教會治理和教會紀律方面,我們的多樣性如何能彰顯出基督已經做成的合一。

但現在,讓我結束時一起來看,我們一切的多樣性,普世教會,貫穿歷世歷代的教會的多樣性,在環繞基督寶座的時候會是怎樣,讓我們來看這奇妙的異象。啓示錄7:9-12:

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眾天使都站在寶座和眾長老並四活物的周圍,在寶座前,面伏於地,敬拜神,說:「阿們。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都歸與我們的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作者: Jamie Dunlop
2015-10-05
期刊
健康教會
二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