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替代方案:爲何不植堂?

當信徒人數增加的時候,與其增加一堂又一堂的崇拜或是開設新的聚會點,我們爲何不簡單地建立一間新教會呢?一到兩種失敗導致了教會不願意植堂:要麼是因爲教會沒有興起更多的長老和牧師,要麼教會傾向於享樂主義和消費主義的文化了。讓我們先看第二種失敗。

享樂主義文化

今天的人們追求完美。我們無法接受二流水準,比如糟糕的司琴、老式的長條板凳、平庸的講員。夢工廠的水準成爲了我們對音樂質量的期待;裝修水準至少得是宜家的標準吧;柴靜、羅永浩們都讓我們知道什麼才是高效的溝通。如果教會沒有達到這樣的水準,會大大打擊我們的審美,從情感角度來看,主日真掃興。我願意唱詩歌讚美上帝,但是我的豪車裡的環繞音響讓我知道什麼是好的音效,以至於當教會的司琴蹩腳地彈奏聖詩時我實在無法集中思想——因爲我們已經不是我爺爺時代的人了。我願意聽講道,但是我每週都在聽各種脫口秀節目,看不同的產品介紹發佈會,而臺上的傢伙差不多每分鐘會說十次「呃…」,而且不說笑話。我無法集中思想。如果我需要在臺上這位和一位激情、年輕、上得了檯面的名嘴之間做一個決定,我選擇後者,哪怕只能在電腦屏幕上看他。

我認爲這是這個社會的現狀。今天的人都是消費者。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走進我們教會的教會成員或慕道友們都被植入了這種社會觀念。這也就是爲何市面上有那麼多關於教會增長的書在說「追求完美的教會」或「別做無聊的講員」。

選擇多堂點教會而拒絕植堂其實是爲了迎合這樣的消費主義思潮。就好像在告訴來到教會的消費者,「是的,你有權決定一個教會可以是怎樣的。悔改和基督的主權?不要緊,至少這方面不需要。哥林多前書12章中那個關於身體的比喻不是在表達上帝應許彼此連接會帶來祝福麼?——別管了!你們告訴我你們需要什麼!讓我們在這裡給你們最佳的感官體驗!」

所以,植堂計劃就擱淺了,因爲人人都喜歡名嘴,願意聽他們的講道。如果票價一樣的話,誰會去買一個地方球隊小聯盟的票而不買大聯盟球隊的票呢?

當然,多聚會點或多堂崇拜還是有它的價值的,上帝顯然是給一些特別的人講道的恩賜,就好像一些棒球選手就是能把球打得比別人遠。一個忠心的教會應該尋求如何高效地使用他們的「明星球員」,讓他盡可能的發揮上帝給予的恩賜。相比只有1-2種恩賜的人,我們都願意一個有5種恩賜的人能夠有機會加倍他的恩賜——誰會因此抱怨耶穌呢?

今天,在我們的時代有一個現實的挑戰——我們已經被大眾傳媒洗了腦,都期待自己的球隊裡有一名明星球員。怎麼辦呢?巨型教會!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加入一個球隊自己上場打球了。我們更喜歡欣賞高水平的比賽。你可以問問專業音樂人,今天的樂壇和五十年前有什麼區別,你會得到類似的答案:今天能唱歌、能彈奏樂器的人越來越少了。因爲專業表演的水準越來越高,讓普羅大眾的參與度越來越低了。要是你能輕而易舉的聽到馬友友,爲何還要費事兒自己去學大提琴呢?

但是問題來了,基督信仰,我的意思是成爲教會的一員,是參與性的運動,而不是觀賞性的運動。不是禮拜天出現在看臺上,看幾個人轟出本壘打(棒球比賽中最精彩的局面)。我個人的觀點,基督教是在週日聚集向上帝獻上讚美和敬拜,於是我鼓勵弟兄姐妹唱詩歌的時候彼此聽見彼此的歌聲,我們鼓勵全體會眾一起向上帝禱告,我努力地把講員所講的信息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基督教,我的觀點是,信徒在一週中進入彼此的生命,不斷地回應週日上帝話語的事工,一同活出來。而對於你們而言,基督教就是做這一切的事。換句話說,你我一起活躍地參與在一場業餘比賽中,哪怕單場比賽有45次失誤(職業比賽單場失誤爲2-3次),比起坐在看臺上觀賞一場夢幻般的全明星賽,前者對於我們基督徒的生命重要得多。

當教會領袖們決定增加一堂新的崇拜或一個新的聚會點,而不是植堂,很有可能領袖們沒有把一些重要的信息教給他們的會眾。

但是,如果一個教會已經有了「明星球員」,其他人是否還能積極參與呢?當然可以!積極的教會參與方式取決於教會的大小。這是我的觀點:如果一間教會的500個座位已經被坐滿了,因著純正的教導和治理,在這500人中應該已經有足夠多的成熟的長老和成員了。我們需要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如果有100-200人被差派出去,建立一個新的教會,對於基督徒個人以及基督的國度都是有益的。換句話說,如果Joe和Suzy都是教會成員,他們可以坐在臺下享受高水平的音樂以及Mike牧師精彩的講道,同時他們應該也被牧師長老們教導,作爲基督徒應該不斷長進,爲基督耶穌做見證直到地極。所以,他們也可以和Mark牧師以及另外100名教會成員一起在自己的社區建立一間新的教會,雖然Mark沒有Mike那麼有恩賜。現在,100個座位空了出來,Mike牧師所在的教會又有了增長的空間。不僅如此,這個城市有了兩座發光的燈塔。教會增長了。大使命正在被實現。40年來,那些有恩賜的牧者們所在的教會不斷重複這樣的工作,整整40次——在這個城市裡建立了40間教會,有忠心的長老執事和委身的成員。這難道不比讓一個明星講員一肩扛起的多堂崇拜、多個聚會點的巨型教會更好嗎?

有人或許會說,「但是人們會轉回原來的教會的。」是的,當教會被消費主義影響的時候,從音樂到教會的logo都會影響人,所以,永遠不要停止向成員教導合乎聖經的教會論和國度觀。

無法興起領袖

我們再來看我最初談到的第一種失敗——無法興起更多的長老和講員。在我們幾年前首次植堂後,我們有一個很棒的洞見:原本在教會中邊緣的成員在植堂後成爲了核心同工。舉個例子,我想到的一個弟兄,原本在教會不是長老,但是當植堂發生時,他起來服事,成爲了長老。今天,因著他成爲教會的長老,承擔了更多的屬靈責任,他自己、他的家庭甚至(我認爲)他的非信徒朋友們都因此獲益。換句話說,相比多堂點教會,植堂的方式能夠興起更多的長老和講員。不僅如此,當教會同工和帶職同工們因爲植堂的緣故離開母會時,爲母會騰出了服事的空間,能夠讓新人填補。

但是,我們如何能智慧地使用那些有許多恩賜的明星講員呢?好吧,如果他的講道真的很棒,滿有聖靈的同在,能夠把新信徒轉變爲成熟的信徒,我會滿心歡喜地接受他會挑戰(延緩)植堂的工作(只要他同樣教導正確的教會論和國度觀)。但是,如果他的講道只是看上去不錯,事實上依靠了許多屬肉體的技術手段。也就是說,他只是一個演員,那麼,這不改變生命;人們就不會有植堂的動力;教會找不到解決「增長」問題的簡單方案。人們喜歡這個講員,喜歡他語言幽默,喜歡他魅力四射。問題來了,人們學不到去愛耶穌。

牧師們,如果你認爲因爲大家都喜歡你,所以植堂工作無法推動,那麼你是對的。他們愛你,所以植不了新堂。問題是,你可能不是你認爲的牧師,因爲他們愛的是你!

不斷植堂

所以智慧地使用明星牧師的教會首先可以做的事就是「不斷植堂」。藉著植堂,教會能夠騰出空椅子,讓慕道友和軟弱的信徒能夠坐進來。我認爲,這是最後上帝不得不對耶路撒冷教會做的事。上帝通過逼迫讓信徒四散去完成大使命。在耶路撒冷的教會,毋庸置疑是安穩舒適的,就好像象牙塔。使徒們都是明星牧師。雖然飯食的問題產生,解決方案迅速產生,更多被聖靈充滿的智慧人起來服侍。不,我們不能讓他們走,我們怎能讓腓力,司提反這樣的人走。顯然,上帝有其他的計劃:「教會啊,你們認爲我需要司提反來做我的工作嗎?不,我不需要。我要把他帶回家。教會啊,你們認爲你們需要腓力嗎?不,你不需要。我要把他差出去。」

植堂,不可否認,會對教會的生命造成很大的損傷。斬斷手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整本聖經的故事告訴我們,上帝從不擔心藉著一次次的分裂敦促祂的子民委身與祂的命令。托馬斯·傑斐遜(美國總統)說過一句名言:「自由之樹必須被愛國者和暴君的血不斷更新。」當我們提及大使命時,我敢說,上帝有一樣的觀點。我們是否能不遺餘力地躲在我們教會的象牙塔下呢?

建造一間更大的建築

第二,如果教會要有智慧地使用明星牧師的話,可以建一間更大的建築(或找一個更大的場地)。如果財務許可,並且有一個合理的計劃來牧養不斷增加的會眾團體,這是一個好主意!更大的心臟能夠輸出更多的血液(狄馬可)。

使用科技

第三,教會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使用明星牧師——放在70年代,就是錄音帶、電臺事工,在90年代就是CD事工,今天就是mp3,網絡電臺事工。

當我在神學院學習期間,我每週會在我的CD播放器上聽1-2篇約翰派博的講道。那個時刻,儘管我身在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我還是能透過這位有特別恩賜的人,被基督牧養。隨後,我把這些收穫帶到我所牧養的小小的,無足輕重的教會中。我沒有加入約翰派博所在的教會接受牧養。我個人並不相信大多數巨型教會或多堂點教會的牧師有派博牧師一樣的屬靈的恩賜和力量。大多數情況下,是其他因素爲他們帶來了知名度。不僅如此,他們毫無疑問地退回到了一個用戶體驗導向的基督教信仰之上。


譯:何之是。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The Alternative: Why Don't We Plant?

作者: Jonathan Leeman
2015-03-29
教會
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