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宣教禾場上堅忍的比喻

文標題與鏈接:A Parable of Endurance from the Mission Field

翻譯:陳昊

 

給你講個故事,故事並不長,

一個懶惰的農夫,從來不鋤草,

究竟是什麼原因,我也不知道,

不過這個年輕人,覺得這很好,

六月他播下玉米種,

七月種子發了芽,

十二月下大霜,

年輕人的玉米一粒沒入倉。

以上是一首經典藍草音樂「不會鋤玉米地的男孩」的歌詞,講的是一個關於懶惰農夫的警戒性的故事。我的家鄉有很多農民,其中有不少人都很擅於演奏樂器,對他們來說這首歌往往能令人捧腹,因爲每個真正的農民都清楚幹農活不輕鬆。幾個世紀以來,農業技術雖然有了長足進步,但務農的生活仍需要辛勤耕耘、忍耐勞作,要與雜草和天氣爭戰。對豐富的期待是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動力。

對未來的盼望以及當下的忠心

耶穌在馬可福音4:26-29所講的比喻傳遞的真理之一就是:對未來的盼望是當下能夠忠心的動力。比喻中,君王告訴我們他的國度是什麼樣的:

(耶穌)又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谷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爲收成的時候到了。」

「種」就是神的道,是福音中所蘊含的生命信息。儘管農夫不能讓種子生長,他所投入的大量工作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必須主動起來工作,他必須有信心,使他可以每週、每月日復一日都對收成有盼望。一些從福音荒涼地區退休的宣教士告訴我,當他們和家人在福音硬土艱辛開墾的時候,這個比喻就是他們的「救命」經文,鼓舞他們能夠繼續一天天展望和忍耐。不過在這個比喻中,究竟是什麼提供著這種持久的能力?

首先,只要忠心工作——起來、下田,即使是那些枯燥的苦工君王也都看重。「黑夜睡覺,白日起來」。福音事工,尤其是當面對敵意的環境,混合著疲憊和淚水的跨文化侍奉,困境往往是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例如,學習一門新語言和文字是很難的,但沒有什麼比經過數月學習和練習最終達到當地孩童的水平更令人振奮的了。而在習得一門語言時走捷徑(以及差派的教會和機構的低期待)則容易帶來效率低下、挫敗感、懼怕,甚至早早從工場離開。

但在這個比喻中,忍耐還有另一個關鍵。農夫做完他自己那一部分還不夠。生命要扎根,首先在地面以下開始,接下來灰禿禿的土地一點點變綠。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連農夫也搞不清楚。他做他應該做的,但除此之外還要別的。用福音的話來說,確實有別的事情發生,就是能產生新的永恆的生命的「神的大能」(羅1;16)。莊稼的主正在差遣工人走向禾場的各個角落,這些僕人們栽種、澆灌、除草——但他們不能製造生命。神可以——神也真的如此做了:「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他愛我們的大愛,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弗2:4-5)

忍耐的畫面

徐文默(Samuel Zwemer)是向阿拉伯人傳福音的先驅,他很喜歡將忍耐背後的能力,勇敢背後的信心,以及見證中的聖靈都指向復活。一個多世紀之前,徐文默寫道:

因爲我們的元帥並非不與我們同在,「不可能」變成事實,甚至變成命令。司布真曾教導「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我就常與你們同在」這節經文時說,「你在這裡看到一個無可估量的事實,並可能影響到其他的事。某人說,『我盡力而爲。』這是連傻子都會說的,信靠基督的人會做那些他們自己做不到的事,他們渴望「不可能」,並使之成就。」

最近,我與兩個退休的福音勇士聊天。其中一個曾是穆斯林,在中東地區一個完全被真主黨控制的城市植堂,他事工的特點是憐憫的行動、清晰的福音見證以及隨之而來死亡的威脅。另外一位是單身姊妹,她已經宣教23年了,在阿爾巴尼亞邊遠山區愛、服侍、贏得那些剛硬的女人。我詢問他們如何忍耐——是什麼讓他們度過一年年艱苦歲月。穆罕默德(Mohammed)說,「因爲耶穌是真的,不是童話或主日學課程而已。祂是活神。」對特蕾莎(Theresa)而言,忍耐有喜樂的味道,因爲她等候祂顯現(提後4:8),無論她被呼召進入死亡或迎接祂再來,她都將永遠與主同在。見到耶穌的願景使她爲了每日的服侍增加了熱望與緊迫感,加快著她攀登特羅波亞陡坡時的步伐。

這個比喻似乎暗示農夫對莊稼的生長總是保持一絲驚奇,即使他年復一年目睹也不覺得老套。他接受自己在最終結果中有限的參與,且對此充滿感恩,他滿足於神祕莫測,驚歎於那比他個人更偉大之事——實際上,更偉大之存在。我們的君王持續不斷地超過我們的期待,祂不受限於我們的有限,祂是救贖的神,也有主權讓我們驚訝。

出人意料的收成

一位在印尼未得之民中間服侍很多年的朋友與我分享了他的同工的故事:

幾年前,一個在印尼人中間服侍的朋友和我分享說,他們初來印尼的時候,異象是接觸一個未得之民群體。他們在這個族群中生活,數年以來忠心服侍,卻看不見任何結果。

之後他們準備第一次回國述職,在他們離開之前,他們的家政,一個幫他們做飯打掃衛生的穆斯林婦女信主了!他們當然爲之興奮,終於有人相信了,但同時也有點小小失望,因爲他們要回國告訴大家,「我們這幾年只讓一個人相信了。」

他們結束了在本國的假期回到印尼,一回到家就碰見他們的家政。她的臉上帶著十分擔心的神情,說,「先生,你們離開之後,我做了點事。」我朋友也很緊張,不知道她接下來會說什麼。她接著說道,「你們走之後,我帶了30個穆斯林朋友和家人歸向了耶穌,我們用你們的房子聚會學習聖經了。」

這位宣教士面對這意外的收穫而驚歎,他的驚歎只是未來我們更大喜樂的小小預嘗,到那時會有一場「各族、各方、各民、各邦」的完滿的大豐收。基於十字架和空墳墓,我們未來的盼望爲今天在禾場各處以手扶犁的君王之忠僕的忍耐提供動力。


許可聲明:你可以各種形式使用、複製與分發本文,但不允許修改文中內容(更正翻譯錯誤除外),不允許收取超過複製成本的費用,並且分發不得超過1000個拷貝。如果要在網絡或郵件中轉貼,請務必保留原文與譯文鏈接。任何例外需徵求九標誌中文事工的許可。

請在分發時保留本許可聲明。

作者: Tim Keesee
2018-12-04
五十八期
教牧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