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布真問道:「構成國內教會健康的要點是什麼?」他的回答是:通過成員加入時的核查確認生命已分別爲聖(歸信);福音的純正(純正的教義);肢體間因救恩而連結(合一);持續地活動(致力於行善);不斷的禱告。
每間地方教會都應該是一座聖潔的山上之城,與眾聖徒有跨越時空的聯合,並扎根於基督和祂的使徒的教導。歷史中的信仰告白、信條和要理問答能防止不明確的認信身份、狹隘的聖經主義和迎合時代潮流這些毒瘡。
歷經二十五年,積累了滿滿一書架的系統神學書籍,以及講道數千場過後,我仍然熱愛系統神學。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看到,系統神學如何在講道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也許不是你猜的那樣。實際上,在你的講道中,有一些不那麼有用的使用系統神學的方法。
合乎聖經的教義不僅真實,而且實用。唯獨因信稱義的教義(sola fide,「唯獨信心」)尤其如此。但讓我們看看,我們是否可以把這個教義運用得更落地,比如運用於教會成員在社交網絡上的爭吵。
當我們把教義與捨己地委身於基督對立起來時,我們就把基督與祂自己對立了起來。然而,我們在耶穌的「簡單」教訓和保羅的教義性教導之間看到的任何對立,都是想像出來的,而不是真實的。事實上,基督的教訓不能不歸結於保羅的教訓,而沒有基督的教訓,保羅的教訓就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