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書評
書評
書評:《因信聯合》,柯蒂斯·保羅·德揚 等著

《因信聯合:種族多元化的教會是種族問題的答案》(United By Faith:The Multiracial Congregation as an Answer to the Problem of Race,柯蒂斯·保羅·德揚(Curtiss Paul DeYoung),邁克爾·愛默生(Michael O.Emerson),喬治·揚西(George Yancey),卡倫·柴·金(Karen Chai Kim)合著,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年。240 頁。

隨著種族事件不停地衝上新聞頭條(本文寫作於 2015 年 9 月),真誠的基督徒不禁要問,他們怎麼做才能爲這一困擾美國社會的衝突帶來忠於聖經的解決方案。地方教會嘗試實施新項目來解決這些問題。地方教會的牧師參加會議、閱讀文章,並嘗試通過社交媒體提高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許多基督徒迫切地感到有必要爲這個問題做點什麼

然而,面對拒絕跨文化社區四圍矗立的藩籬來說,這些努力幾乎毫無作用。聖經清楚地表明,上帝的國度包括來自萬國的人。但是我們該對城市和社區中持續存在、令人頭疼的種族緊張關係做些什麼呢?我們如何才能參與彌合這些分歧?對《因信聯合》一書的作者來說,至少有一條可行的道路:「只要有可能,基督的教會應當是種族多元的。」說白了,《因信聯合》建議基督徒個人和團體通過在自己的地方教會中建立種族多元的願景來參與解決種族問題。

在一些人看來這似乎是誇大其詞,或這是「政治正確」意識形態悄然滲入基督教信仰的產物。然而在 240 頁篇幅中,這個多種族作者團隊收集了跨學科的真知灼見,爲他們的論點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支持。《因信聯合》是一本輕鬆、發人深省的讀物。作品以親切的筆調爲種族多元教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概述

本書分爲四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闡述聖經中的論點。本書其餘部分以這些基本原則爲基礎進行了歷史和社會學分析。第一部分的主要重點是兩大主題:1)福音書作者所描述耶穌的生活和榜樣;2)耶穌的生活和榜樣在「新約教會」生活中的體現。

作者特別詳細地描述了耶路撒冷教會和安提阿教會中的種族多元框架,以及在社會宗派背景下聚集一群多元化基督徒群體所帶來的各種挑戰和這個框架塑造出的應對之策。作者的結論是,耶穌基督的生活和事工中所體現的文化包容性發展出文化多元的教會,成爲「萬國禱告的殿」。

在建立了這些聖經依據之後,本書的第二部分明顯轉向歷史和社會學,探討了這些新約教會的文化構成與 1600-2000 年間建立的美國教會之間的差異。鑑於所涵蓋的歷史時期較長,作者的概述相對簡短。儘管如此,作者還是很好地完成了這次「走馬觀花」之旅,以通俗易懂的敘述幫助讀者瞭解美國教會種族化的歷史和現狀。這些篇幅中不乏深思熟慮、清晰明了的片段,讓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些重要的主題如何在地方性處境和特定宗派內得到呈現。

例如,讀者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在整部美國歷史中,以白人爲主導的種族隔離並沒有注定成爲社會生活的顯著特徵。」相反,作者指出,以種族爲基礎、以奴隸爲動產的制度體制化了這個撕裂的方式,最終發展成爲一種全面的種族偏見世界觀——我們今天仍能感受到其影響。

還應該指出的是,作者很好地平衡了上帝教會中令人心碎的種族主義暴力故事,與指向盼望的和解時刻之間的張力。本節最後分析了四個當代種族多元化的教會。這一當代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向讀者證明,種族多元化教會,即使在各種表現形式上存在缺陷,確實是可能可取的。此外作者還表明「發展種族多元教會並沒有固定模式或理想環境」,牧者們會發現怎麼做是出於自由的選擇。

第三部分作者爲讀者提供了非常好的見解,他們從社會學角度深入探討美國教會種族隔離的原因,以及種族多元視角怎樣能有效處理種族隔離問題,並且還駁斥了維持種族隔離之教會的論點。他們將支持種族隔離教會的論點分爲五大類:1)實用主義理由;2)神學理由;3)文化理由;4)活動家理由;5)社會學理由。在這一部分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精巧地暴露和拆毀了教會增長運動所支持和推動、馬蓋文(Donald McGavran)和彼得·魏格納(C.Peter Wagner)在其著作中極力推行的「同質單位原則」。作者對支持種族隔離之教會的五種論點都一一做出了詳細、有說服力和深思熟慮的回應,讀者一定會讚賞。

在《因信聯合》最後一部分,作者重述了他們在「合一神學」中的核心信仰,並建議所有基督徒在思考地方教會的種族構成時應以此爲基本方向。他們的目標是爲新的和現有的教會提供一個路線圖,讓他們開始朝著成爲一個種族多元共同體的方向前進。在此,他們通過三年來對全國種族多元教會的深入研究,回答了關於這個目標基本要素的問題。

在研究的基礎上,他們創建了三個有幫助的分類,用於分析會眾文化和種族融合的程度:

  1. 同化的種族多元會眾——「其中一個種族群體明顯是主導群體」,非主導群體被同化。
  2. 多元主義的種族多元會眾——「實際的融合已經發生,從不同種族群體的成員選擇聚集在同一間教會並且一同敬拜這個意義上來說」,但「成員並沒有超越物理聚集的範疇去真正實現社交網絡上的融合。」
  3. 融合的種族多元會眾——「神學上的理想」,其中「會眾已經發展成一個不同文化的混合體,他們在一間教會中聯結在一起......新的混合文化是會眾合一集體身份的體現。」

讀者會發現,這些分類有助於分辨真正意義上的種族進步,也有助於分辨會眾下一步需要採取哪些措施,從而能夠以健康方式追求這些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承認他們的論點有三個合理的例外情況,並添加了解釋性評論。種族多元會眾中這些例外情況是合理的:

  1. 只有一個種族群體居住在你們所在的地區。然而,他們建議教會仍然應該爲種族多元化而努力。
  2. 當缺乏共同語言時,儘管他們認爲同聲傳譯在技術上的可能性可能會在將來消除這種例外情況。
  3. 第一代移民群體是特殊情況。作者認爲,對於生活在美國的第一代移民,跨越文化挑戰可能過於嚴峻。

他們還爲可能符合例外情況的特殊情況留出餘地,但他們指出,這些特殊情況只佔教會總數的一小部分。

評估

我希望通過這個回顧大家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這本書有許多良好和富有成果的內容。然而,有兩個主要不足之處值得注意。

首先,本書的聖經和神學基礎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快速瀏覽一下作者的簡歷就會看出問題。四位作者中有三位在社會學方面表現出專家級水平,卻沒有在神學方面表現出專家級水平。這並不是說受過社會學訓練的基督徒沒有能力進行深入的神學思考,我也不是說要從教義上理解這場討論就必須擁有神學研究博士學位。然而,這本書的神學深度遠不及其社會學深度。在 240 頁的篇幅中,只有薄薄的 28 頁用來闡述其論點的聖經理由和神學理由,而其中絕大多數篇幅都用來討論耶穌基督的榜樣,而不是耶穌基督的福音。將基督的榜樣置於福音之上會促使人們以「耶穌會怎麼做」爲出發點培養種族多元的會眾,這就只是在效法耶穌,卻缺乏維持這樣做的能力。

在神學上淺薄的問題不在於它實際上說了什麼,而在於它沒說什麼。作者所述的確是事實:我們應該以耶穌爲榜樣,遵從祂的教誨。沒有基督徒會反對這一點!但是,套用華菲德(B.B.Warfield)的話說,如果我們以耶穌爲榜樣,祂會展示我們應該成爲的樣子,但由於軟弱和罪性、我們永遠也無法真正成爲這樣的人。然而如果我們真正把焦點放在耶穌身上,不僅以祂爲我們的榜樣,更以祂爲我們的救主,那麼我們不僅會在祂身上看到我們應該成爲的樣子,更能靠著信心和更新我們的恩典而成爲那個樣子。

同樣作者把《使徒行傳》中的教會描述爲當代教會的典範,用這樣的方式留給我們一個簡單的命令——要求我們遵循使徒種族多元的實踐,但他們基本上沒有談到使徒種族多元的教義。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疏漏。

我們在種族多元社區建設中的信仰實踐,不應僅僅滿足於在社會關係上模仿使徒,儘管有時這會帶來啓發。相反,我們在種族多元社區建設中的信仰實踐,應該以使徒基督論的解釋爲基礎。爲什麼我們在《使徒行傳》中能看到跨文化和跨種族的多元化現象,這與使徒對發生在宇宙中之現實——耶穌基督的死亡、埋葬、復活、升天和坐在審判的寶座上,現今祂也坐在天父的右邊藉著祂的寶血爲來自各國、各族、各方的人代求——的理解有著明確的關係,這來自於他們的理解!

基於我們已經與父神和好的事實,使徒命令教會要與人和好。基於我們藉著十字架得與神相和的事實,使徒命令教會要建立和平。基於基督跨過界限地愛了我們的事實,使徒命令教會要跨過界限地彼此相愛。此外,使徒還宣告了我們在基督身體中的群體團結和集體身份的事實。我們蒙召在成聖過程中共同活出因稱義而獲得的身份。此外,基督的聖靈澆灌在教會生活中,通過教會繼續實踐耶穌基督跨文化的事工和使命。遺憾的是,除了書的開頭和結尾有幾行簡短文字外,本書基本上沒有談及這些真理。書中有一章題爲「福音的真理」,但作者沒有挖掘出福音的豐富內涵,而這些內涵能夠有力地支持他們的結論。如果能夠將他們的理念深深植根於對十字架更有力的解釋之中,那就更好了。

其次,作者沒有明確提出多元化的目標。

在我們的文化中,大多數人都在呼籲多元並將其視爲一個目標。可悲的是,新聞媒體、高等教育機構和大公司對多元的呼聲實際上比教會更高。然而,世界的多元願景與教會的多元願景之間應該有一個主要的區別,那就是:教會應該通過「頌讚」(doxology)並爲了「頌讚」的緣故而追求多元。

多元是從正確有序的情感和正確中心的敬拜而來,我們追求多元顯然是爲了上帝的榮耀。沒有頌讚的多元價值有限,生命力也有限。事實上多元本身並不是目標。多元是實現人類主要目標的重要手段:「榮耀神,並永遠以神爲樂。」鑑於關於種族和多元主義文化的討論普遍缺乏清晰目標,作者本應明確指出多元在教會中的預期目標是什麼。

儘管如此,作者在本書末尾的確指出「我們並不是說種族多元應該是教會的首要目標,但它必須是一個目標,或者說是實現更大目標的一種手段。」然而,他們沒有清晰地陳述這個「更大的目標」是什麼。

結論

說得溫和一些,與跨文化和種族多元問題相關的符合聖經、神學精準、社會學精確、歷史文獻可靠的基督教作品實在太少了。儘管在神學深度方面仍有不足之處,但《因信聯合》是一本非常受歡迎的著作,值得一讀,尤其是對美國基督徒而言。

雖然這本書出版於 2003 年,書中發人深省的觀點仍有很多價值,當然,他們的研究也仍具有現實意義。書中對美國教會中種族隔離現象的社會學和歷史學分析值得一讀。此外,我們還可以欣賞作者用簡易平和的語調清晰地呈現了與這個主題相關的討論,根據我的評估,他們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們的論點:「基督的教會在可能的情況下應該種族多元化。」

日益多元的文化與美國教會普遍存在的單一種族之間的矛盾不會消失。問題依然存在:美國基督徒和教會是否會接受萬國聚集在上帝寶座旁的末世論願景,讓未來的現實重新塑造我們現在的追求、激情和策略?對所有需要更清楚地瞭解爲什麼要在地方教會中推進種族多元願景的人,我向他們推薦《因信聯合》一書。本書將成爲一本有益的指南,爲個人和團體的反思提供豐富的見解。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Book Review:United by Faith,by Curtiss Paul DeYoung,et al

作者: Russ Whitfield
2024-07-01
教會
書評
多元
種族
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