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不要再貶低別人了

我生命中許多最重要的「啊!」時刻都與約翰·派博有關。其中最重要的一次發生在 2008 年 6 月。當時我只有 21 歲,剛剛轉入神學院,對於那些沒有按照我所定義的以基督爲中心講道的教會,我總是嗤之以鼻。我很快就把神學光譜上在我神學觀點右邊的人貶爲「基要主義者」或「律法主義者」。

後來,我讀了約翰·派博的《我不抨擊基要主義者的 20 個原因》一書,在書中列出了他爲這個與他所屬教派不同的教派感恩的具體原因。在這裡,我所崇拜的英雄滿懷喜樂地指出了基要主義者身上恩典的證據。

多年後的今天我認識到,對不同派別基督徒同胞懷有熱情、寬廣的感恩之心是我所認識的虔誠人的一個主要共同特徵。

當然,聖經教導我們要直面神學上的錯誤。聖經甚至還規定了對那些扭曲教會忠誠或把人引向永恆滅亡的豺狼要使用嚴厲的言辭(參見使徒行傳 13:8-11)。但同時,基督徒不應該像世人那樣辱罵人或在神學上污衊別人,尤其是在談論基督裡的弟兄姐妹時。問題在於,社交媒體爲主導的憤怒文化獎勵的就是急功近利的憤慨和漫不經心的指責。我擔心,這種謾罵和誹謗的習慣很容易滑入教會,成爲我們談話的特點。

  • 你的教會論立場跟我的不完全一致?實用主義者!
  • 你不支持我的政治神學?自由主義者!
  • 你不像我這樣關注解決公共問題?敬虔派!
  • 你擔憂我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帶來的世俗化影響?律法主義者!

我在神學院的時候,有個老笑話說:「自由派的定義是什麼?神學光譜上在我左邊的任何人。基要主義者的定義是什麼?神學光譜上在我右邊的人」。對於許多基督徒來說,這個笑話現在成了他們處理神學分歧的實際操作方式。笑話已經變成了現實,而且一點也不好笑。

如果你容易給神學上的反對者起外號,那麼請考慮一下聖經中的三段經文,以及它們如何解決我們福音派中不健康的貶損文化。

第一,警惕辱罵的永恆影響(太 5:21-22)。

耶穌警告祂的跟隨者不要犯貶損罵人的大罪(太 5:21-22):

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又說:『凡殺人的難免受審判。』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

耶穌並沒有把侮辱或辱罵(「你這傻瓜!」)當作值得尊敬的罪,而是從等待著他們的永恆審判角度揭露了這些罪。耶穌在整個福音書中都有類似的表述。祂後來警告說,到了末日,「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 12:36)

這段經文的上下文清楚地表明,當我們生氣或感覺受到威脅時最容易辱罵他人(這就是我們在與其他基督徒進行神學辯論時經常的感受!)。從經驗中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氣急敗壞時,很容易將尖刻的語言、侮辱和貶義詞合理化。但正如塞繆爾·詹姆斯(Samuel James)在其即將出版的新書《數字禮儀》(Digital Liturgies)中所指出的:「正直人會變得憤怒。憤怒的人很難變得正直」。

在上帝的子民中,貶義的起外號,甚至是揶揄性地貼上神學標籤(律法主義者!自由主義者!醒悟者!原教旨主義者!你這個傻瓜!)都是不應該的,我們會在末日爲此付出代價。

第二,分開,不要中傷(徒 15:36-41)。

如果你曾在長老會中或宣教團隊中面對嚴重分歧,不要氣餒。使徒保羅知道你的感受(徒 15:36-41):

過了些日子,保羅對巴拿巴說:「我們可以回到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景況如何。」 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但保羅因爲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做工,就以爲不可帶他去。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塞浦路斯去;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於主的恩中。他就走遍敘利亞、基利家,堅固眾教會。

很容易想像這種「爭論」聽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保羅:我們不能帶馬可去!他不適合做這個;他在旁非利亞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巴拿巴:別這樣,保羅!我們相信上帝的恩典!再給馬可一次機會。上帝接納我們並不是因爲我們的表現,我們也應該這樣對待馬可。

保羅:巴拿巴,資質很重要!他不適合這項工作。

巴拿巴:你太苛刻了!

保羅:你對他太心軟了,就因爲他是你的表弟。(西 4:10)

巴拿巴:你律法主義!

保羅:你自由主義!

我相信保羅和巴拿巴比我所描述的更敬虔,但你明白我的意思。巴拿巴和保羅的分歧並不是性格差異的問題。我相信他們都明白自己的立場深深扎根於神學原則之中,以至於他們無法憑良心繼續與對方並肩傳道。就像上帝子民中的許多衝突一樣,現在的問題(是否接受約翰·馬可)很可能是更深層次的神學分歧衍生出的戰爭(另見民數記 12:1-2)。

耐人尋味的是,聖經從未對他們之間孰是孰非做出評判。此外,保羅和巴拿巴都沒有在接下來的傳道生涯中一直在一旁相互譏諷。保羅從未在他的書信中警告教會:「小心巴拿巴和馬可以及他們圈子的人。他們是一群任人唯親的軟骨頭!」恰恰相反,保羅在以後的書信中只對馬可有正面評價(西 4:10;弗 24;提後 4:11)。

我再次重申,我並不是說基督徒不能進行公開的、內部的辯論。但在我們這個超級相互關聯的時代,我們最好注意一下使徒的榜樣。和平分離對神的國度有益。專注於主交給你耕種的田地和交給你管理的羊群。不要把你的事工花費在旁敲側擊地攻擊別人的事工上。

第三,培養對自己罪的認識(多 3:1-3)。

如果你掙扎於總是急躁地評判、辱罵或貶低別人,那可能是因爲你對自己的評價過高,而對自己罪的認識過低。令人驚訝嗎?請看保羅在提多書 3:2 中關於牧師應如何教導會眾的話。在這裡,保羅的話反映了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五章中的教導。基督徒不應該大喊「你這個傻瓜!」,而是應該「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多 3:2)

有趣的是,保羅通過提醒讀者他們過去的罪來爲這一命令辯解。他在下一節經文中說: 「我們從前也是無知、悖逆、受迷惑,服侍各樣私慾和宴樂,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多 3:3)

換句話說,如果你想培養溫和有禮的言語,請想想你曾經的境況,以及因著神的恩典你現在的境況。刻薄的言辭、辱罵和貶低性地貼標籤暴露出一顆對自己的墮落毫無察覺的心。

問題的核心

侮辱、起外號和帶有貶損的標籤在我們這個永遠充滿憤怒的文化中可能司空見慣。畢竟,「(未重生的)因爲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妄證、謗讟」(太 15:19)。但是,這些邪惡的言語模式應該與教會生活格格不入。我們對基督裡的弟兄姊妹所說的話應該謹慎而有禮貌,真實而溫柔,反映出我們在聖靈裡得到的新生命。如果我們常常隨意貶低他人,那麼我們最好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內心狀態。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因爲在最後一天,我們要爲「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 12:36)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Stop Calling Them Names.

 

作者: Sam Emadi
2023-11-09
教會
神學分歧
言語謙和
貶損
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