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九標誌事工希望教會成員明白如何讀聖經。如果你走進國會山浸信會的「書攤」,就會發現有以下聖經神學作品出售:
D.A. 卡森著,顧華德譯,《爲了神的愛》(上、下),天恩出版社。
這兩卷書的副標題是「以個人讀經迎接清晨的曙光,讓神的聲音成爲每日聽到的第一個聲音」;這些每日靈修用稍微修正的形式,對應麥琴每日讀經表(一年或兩年讀經計劃),鼓勵讀者讀聖經經文,然後閱讀卡森寫的一頁篇幅的解釋,說明該段經文如何融入聖經神學的脈絡當中。
狄馬可著,《舊約信息:定下應許》和《新約信息:成就應許》(Message of the Old Testament: Promises Made and Message of the New Testament: Promises Kept, Crossway, 2005, 2006),此書尚無中文版。
這兩卷著作是狄馬可對聖經書卷「縱覽式」的講道,原本是他在十年時間內對會眾的講道集。每一章(或每一篇講道)都按照救贖歷史脈絡概括聖經一卷書的信息。有大量的靈修和應用內容,每一章末尾都附帶研讀問題。
高偉勳著,《認識聖經神學》,校園出版社2004年出版。
與作者另一本著作《天國與福音》(基道書樓,1990)相比,這本書是屬於稍微更擴充、中級的聖經神學導論。以下引自該書封底介紹:「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如何融匯成爲一體?聖經神學的要點是什麼?聖經的總體故事又是什麼?具有什麼實際意義?這本入門性的作品整合了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神學,回答了這些問題,避免了不必要的專門術語。」書中附帶圖表、強調性的概括,每一章結束部分附有研習問題。
高偉勳著,《高偉勳三部曲之:天國與福音》、《高偉勳三部曲之:福音與智慧》、《高偉勳三部曲之:啓示錄中的福音》(The Goldsworthy Trilogy: Gospel and Kingdom, Gospel and Wisdom, The Gospel in Revelation, Paternoster, 2000),其中第一本Gospel and Kingdom由基道書樓在1990年出版,中文名爲《天國與福音》,另外兩本尚無中文版。
第一本,《天國與福音》,是我們極力推薦的聖經神學入門級著作(另外一本是後面介紹的沃恩‧羅伯茨的作品)。高偉勳把聖經概括爲在神的地方、在神的統治下神子民的故事,並且貫穿整本聖經追溯這故事的發展。
高偉勳著,《聖經神學與解經講道》,美國麥種傳道會2014年出版。
高偉勳在確立了關於啓示性質、聖經統一性、何爲聖經神學這些問題的基本方面之後,幫助傳道人發現如何從聖經每一卷書和每一種體裁中傳講基督。
大衛‧E‧赫爾威達著,《耶穌與以色列:一個盟約?》(Jesus & Israel: One Covenant or Two?, Eerdmans, 1995),此書尚無中文版。
該書是中等難度的著述,檢視基督如何應驗神對以色列的所有應許。
沃恩‧羅伯茨著,《上帝的藍圖》,正體中文版由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簡體中文由山行文化出版社出版。
這是另外一本我們極力推薦的聖經神學入門級著作(見以上對《高偉勳三部曲》的介紹)。羅伯茨延續高偉勳的處理方法,追溯聖經的故事線索,把它看作是神國度降臨的故事。一些人認爲它比高偉勳的著作易讀。該書附帶有研習問題。
O. 帕爾默‧羅伯森著,《基督之約》(The Christ of the Covenants, P&R, 1980),此書尚無中文版。
像高偉勳或羅伯茨這樣的作者,使用神的「國度」這概念,作爲標示救贖歷史的首要主題;而像羅伯森這樣的聖約神學家則使用與之相輔相成的「聖約」這一觀念來講述神救贖工作的故事。羅伯森論證說,聖經不同的聖約(挪亞之約、亞伯拉罕之約等等)之間存在著一種神學一致性。他接續貫穿歷史上神學家的思路,把這種一致性稱爲「恩典之約」,雖然浸信會和長老會人士對「恩典之約」這總體概念中舊約與新約的延續性和非延續性觀點有所分歧,但羅伯森的作品對總體上認識聖約提供了有用的入門介紹。
O. 帕爾默‧羅伯森著,《認識聖經地理:聖經神學指南》(Understanding the Land of the Bible: A Biblical Theological Guide),此書尚無中文版。
羅伯森幫助讀者認識古代巴勒斯坦的地理(山脈、平原、山谷、河流和城市)如何衝擊了聖經中事件的含義,以及神的拯救工作。
九標誌事工推薦的其他聖經神學著作(如非特別說明均無中文版):
翻譯:Duncan Liang。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Recommend Books on Biblical Theology For Church Mem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