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文章
文章
基督的十字架如何與神的國相融?

原文標題與鏈接: How Does the Cross of Christ Make Sense of the Kingdom of God?

翻譯:王清彥

 

耶穌,舉世有人講論,然而,離基督的十字架最近的那人的聲音,卻鮮有人留意。他說:「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路23:42)這強盜何以看出一位受鞭打、流血、被釘十架的罪犯統有一國?或許耶穌的十字架上「猶太人的王」的頭銜讓他困惑,或是因爲耶穌所戴的荊棘冠冕,又或如耶穌對他的回答所示,此人確實在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身上看見神的國。

遺憾的是,現今許多基督徒,要麼堅持十字架,要麼捍衛神的國,通常舍此取彼。論神的國但幾乎不提基督的十字架的書目多不勝數,論十字架卻忽視耶穌關於神的國的信息的也書成百卷。這兩個聖經主題的兩極分化引人走向殊途:一個是以十字架爲中心的神學,關注罪人的救贖,另一個是以神的國爲念的積極行動主義,尋求改變世界。所有的教會或運動的建立,要麼基於此,要麼基於彼。彷彿我們要在沒有十字架的神的國和沒有神的國的十字架之間做個了斷,這個錯誤的二分法,截肢了福音,使教會成了瘸子。

當然了,人不應在聖經教義間做出抉擇。而且正如透過本文我們將看到的,神的國和十字架可以在神全備的計劃和救贖的故事裡極好地統一起來。但首先,在找出解決方法前,我們必須先理解這問題。

神的國和十字架之爭

教會如何落到這不幸的地步,將重要的聖經教義對立起來?對於神的國和十字架悖論式的統一,雖然一直有著迷惑或抵制,但這般鮮明的分裂卻從未發生過。在公元一世紀,巴拿巴宣稱:「耶穌的國立在那木十字架上」(巴拿巴書8:5)。奧古斯丁則說:「主立君權於一樹。與木爭戰者何人?基督。從其十字架上他已征服列王」。路德責備那些「不能調和這兩個思想—基督應是萬王之王,他也應受苦並被處以死刑」的人。

神的國和十字架之間這道醜陋的溝渠,是啓蒙運動後冒出來的,尤其經二十世紀的美國社會福音運動被拓寬。華特·饒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受感於十九世紀的德國自由派,他強調神的國到了根本上遮蔽十字架的程度。該運動不止忽略了神透過基督的死和復活所成就的福音。他們將福音重新定義爲一條我們做什麼才能讓世界更美的消息。尼布爾(H. Richard Niebuhr)對這種神學的看法是恰當的:「一位無義怒的神,藉著一位沒有十字架的基督的幫助,將無罪之民帶入一個沒有審判的國度」。在保守派的尖銳回擊中,他們重申十字架的中心地位,但通常又將神的國貶低至僅屬於未來,或者將其全然忽略,從而使這場討論陷入歷史的典型特徵:鐘擺式簡化主義。

聖經中的這兩個基本主題已經被撕分開,並且經常彼此針對,這個事實造成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相較「神的國和十字架之爭」,我們需要一條更好的前進道路。只是尋求「神的國和十字架」將二者擺在一起是不夠的,彷彿有兩個彼此爭競的價值觀,需要用張力把持。其關鍵不是平衡,而是統一。這恰是我們在聖經中發現的:一段鋪陳開來的敘事,將贖罪和神的國交織在一起,如編成一個荊棘冠冕,適合一位被釘十字架的王。

犧牲得勝的故事

最終,在那位既統治神的國又在十字架上受難的基督身上,神的國和十字架走到了一起。但耶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超級英雄。他是彌賽亞,是以色列長久期盼的救主,他要成全神的所有應許。這個展開中的救贖故事,爲我們提供了理解神的國和十字架之間的關聯的恰當框架。

故事的開頭是在一個園子當中,儘管「神的國」一詞是後來才出現的,神的國的設計卻是扎根於伊甸園的土壤。創世記1-2章描繪的神,是一位慈愛的王,通過背負他形像的人來治理他的美好創造。這就是我怎樣定義神的國:神通過神的子民對神的創造的統治。

但亞當和夏娃卻不是治理這地,而是屈從了地上最狡猾的受造物之一—蛇的控制,因而破碎了他們與神的關係,使神治理全地的計劃崩塌。他們不是從伊甸園出發,去擴展神君王親臨所帶來的祝福,他們是被逐出伊甸園,進入一個徘徊的境界,其擴展的反而是詛咒。

然而即便人的叛逆環繞他,神卻沒有放棄他的國的計劃。從伊甸園被詛咒的泥土,藉著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又要被蛇傷腳跟的應許(創3:15),救贖歷史向前萌發新芽。後裔的勝利將反轉這個咒詛,並更新神的創造。雖然終極目標仍然是神治理全地,但勝利的應許如今包含了受難的代價。自此以後,一種模式出現在亞當和以色列的故事中,受難鋪就勝利之路,先屈辱後升高,最終,十字架通向神的國。

這種犧牲鋪就勝利的反常模式,貫穿整個以色列的歷史。神應許亞伯拉罕萬國必因他得福,並以犧牲獻祭立約。神用獻祭羔羊的血救贖他的百姓脫離埃及的奴役。大衛王用卑微的手段戰勝了巨人,他的王權的特徵是義人受苦。先知以賽亞清楚地揭示神的國的勝利如何繫於一位僕人的受難。貫穿舊約,我們看到這個透過犧牲得勝的模式,而這種模式在彌賽亞來臨時達到高潮。

被釘十字架的王

耶穌來宣揚神的國,但他的君王使命卻使他死在羅馬帝國的十字架上。從塵世的角度看,這當然顯得像是那十字架代表基督未能完成神的國使命。然而,馬可福音巧妙有力地指出十字架不是神的國的絆腳石,而是房角石。

馬可福音對耶穌被釘十架的敘述充滿了君王的意象。耶穌被身披紫袍,手接權杖,頭戴荊棘冠冕(可15:17)。即便當他被掛在十字架上時,頭頂上寫的仍然是「猶太人的王」(可15:26)。馬可用諷刺手法展示了這位被譏諷爲王的確實爲王。但他是位不同一般的王。旁觀者譏笑耶穌,說:「救自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30節)。但耶穌彰顯他的王位不是靠從十字架上下來救自己,而是待在十字架上救他人。神的權能在愛的轄管中,十字架就是基督王權的最大彰現。

根據馬可福音(以及其他的福音書),耶穌的神國使命並未在十字架上終止。耶穌在十字架上作王:赦免人罪、戰勝邪惡,建立神的國在地如在天。十字架,既不是耶穌彌賽亞事奉的失敗,也不是他王者榮耀的前奏,而是他神國使命的高峯。神兒子的犧牲的死,是神的王權輝煌最亮的閃耀。十字架就是基督的神國使命的最高成就。

在約翰福音對耶穌生平的敘述中,一切都聚向這個最高潮的「時刻」:耶穌被在十字架上「高舉」,真實地在榮耀中登上王座(約12:23–32; 亦見 3:14, 8:28)。十字架不僅成爲救贖歷史的中心,它也變成一個支點,在其上,世界的邏輯被顛倒,羞辱轉爲榮耀,愚蠢變成智慧,降卑的被升高。十字架就是基督在上統治世界的寶座。

從新約的其他章節我們可知,在神將他的國帶到地上如同在天上的敘述裡,基督的死,是一項多面的成就。十字架的成就是無窮無盡的,十字架的核心是代贖,其他成就皆出於斯。基督代我們的罪,替我們死,使罪人順從那用恩典更新一切的神。

總之,從創世記3:15被傷的腳跟到啓示錄22:1攝政的羔羊,聖經呈現的是一個救贖故事:一位被釘十字架的彌賽亞,用他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性死亡,爲我們帶來神的國。

十字架成就的神的國

那麼,我們該怎樣概括神的國和十字架之間的關係?雖然許多人分裂神的國和十字架,但聖經展現了二者互相豐富的關係,其貫穿以色列的歷史,在我們的王基督被釘十字架時達到高潮。救贖的故事揭示神的國的各樣應許(例如戰勝仇敵、罪得赦免、新的出埃及),根本上是成就於基督的十字架。

此外,神的國和十字架不需要在救贖的故事中爭位,因爲它們的角色本不同。十字架是中心(救贖故事的最重要中點),而神的國是目的(故事的終極目標)。儘管如此,末了之國藉彌賽亞的死闖入歷史當中,神智慧的榮耀就是以這種方式顯現。

簡而言之,神的國和十字架被基督連在了一起:基督是以色列的彌賽亞,藉由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他將神的國帶到地上。神的國是十字架的終極目標,十字架則是神的國降臨的手段。藉著釘十字架的基督成就神的國,這樣的驚人悖論當然顯得愚拙,不合乎人的邏輯;然而,藉著信我們能知道,這正是神的智慧和能力。

講說神的國是由十字架建立的,當然不能排除甚或縮小基督救贖之工其他方面的重要性。基督的死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但絕不僅是唯一重要的時刻。神的國出現在耶穌的一生當中,在他講道中宣揚,在他所行神蹟和趕鬼中得見一瞥,又藉他的死亡得立,透過他的復活開啓。如今,這國又由聖靈透過教會拓展,並將在耶穌再來時成全。

十字架樣式的國

潘霍華曾說,「一位死在十字架上的王,必統有一個有些奇特的國」。這確實是一個奇特的國,因爲這個世界上的國家都是靠武力建立,神的國卻是立於恩典。既然神的國已立,並永遠有了基督十字架的樣式,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個十字架樣式的國。十字架創造一個生活在神的統治之下的、被贖買回來之民的社群。

十字架樣式的國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將一生傾獻給這位王的框架。因爲透過十字架,我們不僅被赦免己罪,而且成爲我們的救主的追隨者。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要跟從這位王,我們就必須背起我們的十字架。耶穌的追隨者必得榮耀。但基督的真實經歷,也要實實在在地落在那些「在基督裡」的人身上:榮耀經受難而來。我們與基督同爲神的國的後嗣,「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羅8:17)。如馬丁·路德·金所說,「基督教總是強調我們先背十架後戴冠冕」。

神的國已藉著基督自我犧牲的愛建立,神的國將藉著他的百姓自我犧牲的愛前行。神的國出自受難和服侍。我們被從罪和黑暗的國度中救拔出來,我們得救卻是爲著耶穌和他的光明的國度。十字架上所彰顯的神犧牲的愛創造了一民,他們爲著別人的益處深情地把自己獻上。神的國以公義爲記號,那些已經在神面前稱義的人,比任何人更有理由爲弱者、窮人和受壓迫的尋求公義。但我們要清楚,我們並沒有建造神的國,我們得之於神(來12:28)。神的國不是人類潛能和努力的頂峯,而是神有意將他君王之恩賜給一個充滿罪的、破碎的世界。

猶太人的王和荊棘冠冕

耶穌被釘十架時,頭頂的罪名昭示他是一個王。基督十字架上的罪名—「猶太人的王」—清楚地表明了神的國和十字架之間的聯繫,或許荊棘冠冕提供了最好的圖像來解釋它們是如何相關的。荊棘,是亞當被咒詛和失敗的記號,真實地象徵著基督的王權統治和他代罪犧牲的悖論式的統一。編織的荊棘,展現了救贖和神的國如何在救贖的大故事中彼此交織在一起,成爲歷史的目標及其成就的手段。神的國來掌權,但福音的權能是被釘十字架的基督。

[1]  麥克·福爾摩斯,編譯, 使徒教父英文版 (第三版,大急流城:貝克學術,2006),816

[2]  奧古斯丁,, 詩篇95篇的闡述 (406–407), WSA 18:425.

[3] 路德, 詩篇110篇的闡述 (1539), LW 13:344.

[4] 尼布爾, 神的國在美國 (紐約: Harper & Row, 1937), 197.

[5] 關於神國更徹底的解讀,見傑里米·特雷特, 首先尋求: 神的國如何改變一切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9).

[6] 潘霍華, 神上十架:對四旬齋和復活節的思考 (路易斯維爾: Westminster John Knox, 2012), 69.

[7] 馬丁·路德·金, 愛的力量 (明尼阿波利斯: Fortress, 2010), 19.


許可聲明:你可以各種形式使用、複製與分發本文,但不允許修改文中內容(更正翻譯錯誤除外),不允許收取超過複製成本的費用,並且分發不得超過1000個拷貝。如果要在網絡或郵件中轉貼,請務必保留原文與譯文鏈接。任何例外需徵求九標誌中文事工的許可。

請在分發時保留本許可聲明。

作者: Jeremy Treat
2019-12-06
福音
六十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