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輸入「上帝是……」,排在靠前的是「宇航員」(其次是「英國人」,令人費解!)。我們在英國經常引用這句話。這出自戴爾德菲爾德(R.F. Delderfield的)一本廣爲人知的書。這足以說明我們國家與上帝有著漫長而複雜的關係。這一點在讚美詩《耶路撒冷》中表現得最爲明顯。這首被看作最富愛國主義情懷的讚美詩,也榮獲了可疑的「殊榮」——每一行的問題都可以用「沒有」來回答(譯文來自豆瓣網):
那雙腳,在久遠之前,可曾踏上英格蘭蒼翠的群山?(沒有!)
那羔羊,承上帝的榮光,可曾目睹英格蘭宜人的牧場?(也沒有!)
可曾有神聖的面容顯現於此,照耀在我們烏雲密佈的山崗?(還是沒有!)
可曾有耶路撒冷建造於此,比肩於魔鬼那些陰暗的磨坊??(大家一起說:沒有!)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創作這首詩時,借鑑了一個虛構的故事:年輕時的耶穌曾到訪英格蘭海岸並發現那裡猶如天堂般美好。當時英國宗教熱情高漲,許多人認爲上帝「青睞」我們這片土地。這種說法傳達了一種觀點:上帝最關注的是國籍而不是屬靈的生命。而且,它們還暗示了某種關於「英格蘭」的觀點,要求上帝更加偏愛我們而不是其他國家的人。恐怕這種觀念並不侷限於過去或我們國家。
我當然渴望我的同胞能像過去幾代那樣勤於去教會聚會、尊重聖經、對福音充滿熱忱。然而,我祖先將「英格蘭」和「基督教」聯繫起來的做法顯然不僅不符合聖經,實際上還與聖經南轅北轍。
在過去三年裡,我在教會用《以弗所書》作了一系列的講道。一週接一週,合一便成了主題。貫穿整卷《以弗所書》,保羅都在強調合一,因爲基督徒在基督裡是同路人,而不是因爲他們來自同一個世俗背景。實際上,基督徒之間的合一正是因爲我們暫時性的差異。保羅欣喜於這一真理:福音帶來了一種更高層次的合一。
以下是保羅對以弗所人說的一些話:
鑑於這些偉大的屬靈真理,難怪保羅如此關注「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爲一的心。」(4:3)。
這些真理的含義豐富多彩。但其中一個主要的看見是,基督徒們不論世俗背景如何,都享有最根本的共同點。實際上,《以弗所書》教導我們,我們的屬靈紐帶遠比世俗紐帶更牢固。最近有人對我說過一句同樣的話:「相比於與家鄉那些思想作風、生活方式和著裝打扮都與我一模一樣但未信主的人,我與那些在中國地下教會或非洲撒哈拉以南貧困教會受苦的弟兄姐妹有更多的共同點。」
換句話說,對我們的教會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在基督裡是合而爲一,而不是因爲我們都住在英格蘭。
幾年前我們去美國讀神學院時,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真理。我們搬進校園宿舍後,發現一對鄰居來自西非,另一對來自得克薩斯州。從文化背景來看,我們三家人幾乎沒有什麼共同點。我們對食物、音樂和體育運動的品味完全不同。說實話,起初我們的對話是相當生硬的。
然而,當我們談論主、祂的話語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時,交談氣氛發生了變化。突然之間,我們有太多可說的了。只要意識到了彼此在基督裡是弟兄姐妹,我們就會感受到融洽的氣氛。從世俗角度來看,我們是陌生人。但因著基督,我們是一家人。我們對耶穌的愛,超越對故鄉的眷戀並且將長存。
別誤會我的意思,我當然有很多因爲生活在英國而要感謝上帝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我們國家,基督徒或多或少地享有宣講福音的自由。無論正在閱讀本文的你來自哪個國家,相信你也可以爲自己國家的某些文化因素而感謝上帝。然而,我們絕不應將上帝對我們故鄉的眷顧當成祂最在乎的是國籍。
不,無論我們來自尼日利亞或尼泊爾、不列顛或巴林,基督徒跨越國界在耶穌基督裡都擁有最重要的共同點——我們都從屬靈的死亡轉向生命,並共同承受永恆的產業。當我們在世界各地的教會展現出多元的合一時,我們正預示著有一天,各族、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要合一地在寶座前敬拜耶穌。
所以,與在我們國家流行的說法相反,上帝絕對不是英國人——爲此,我這個英國人心存無限感恩。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God Is (Not) an Englishma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