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T. 大衛·戈登(T. David Gordon),《更佳抉擇:聖經倫理決策的五大範式》(Choose Better: Five Biblical Models for Making Ethical Decisions),P&R 出版社,2024 年。144 頁。
有時候,基督徒的生活黑白分明,但更多時候卻處在灰色地帶。我該結婚嗎?該和誰結婚?我該接受這份工作嗎?該去那所學校嗎?該買這輛車或房子嗎?我該加入這間教會還是離開那一間?當然,還有一個常見但總讓人頭疼的問題——我該投誰的票?(抱歉提到這個話題,但它確實總揮之不去,不是嗎?)
灰色地帶往往讓人焦慮。難怪一些前來尋求輔導的信徒希望牧師能直接給他們答案。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牧師又怎會無所不知呢?我們所面臨的諸多抉擇都有不止一個合理的選項。聖經當然爲我們提供了清晰的「護欄」,卻不總是給出明確的「裁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選擇看似最合宜的選項,並且無論結果如何都信靠神。
T. 大衛·戈登(T. David Gordon)的著作《更佳抉擇》(Choose Better)正是一部關於如何在「灰色地帶」中作出倫理判斷的出色指南。他寫道,本書「旨在簡要而實用地探討聖經中所呈現的幾種主要倫理範式,使讀者在概念與實踐上都能熟悉它們」。我認爲,他的確達成了這一目標。
戈登提出的五大倫理範式:
在導論之後,戈登都用獨立的一個章節來討論每個範式(篇幅約 20 頁)。每章不僅以聖經論證該範式的基礎,也探討其優點與侷限,並在末尾附上討論問題與案例分析。
這些範式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爲信徒帶來指引呢?設想教會中有一位臨近退休的單身姐妹,她的鄰居經常對她發怒、威脅並辱罵她。儘管她竭力與之和睦相處,卻長期承受著對方罪行所帶來的壓力。多年來,她盡量忽視他的存在,但鄰居的行爲愈發惡化。想到退休後將更多時間待在家中,她倍感不安。她渴望討神喜悅,於是向你——她的牧師——請教是否應該搬家。此時,這五大範式就爲你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思考和禱告的框架。
根據「效法範式」,你可以問她:搬家或留下來的決定,是否能幫助她效法神,或培養反映祂形像的特質?她思索後認爲,若繼續住在這裡,可以效法神在困境中顯出的信實與勇氣;若搬家,則可以效法基督在面對拒絕祂的人時選擇退開的榜樣。這個範式暫時未能給出定論。
在考慮「律法範式」時,她發現無論搬或不搬,都沒有觸犯聖經中的命令或禁令。「智慧範式」則幫助她看見,搬家或許能讓她獲得所需的平靜與安寧。而「關係範式」引導她意識到,只要不搬離太遠、仍能與教會成員保持緊密相交,搬家會有益無害。至於「爭戰範式」,讓她認識到,長期的居住壓力已使她無法專注於她想參與的事工。綜合考慮之後,她得出結論:搬到新的地方是明智且敬虔的選擇。
戈登提出的這些範式,也能幫助教會成員在得出不同結論時彼此信任。例如,兩個家庭都在考慮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上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還是進行家庭教育?他們若都按照《更佳抉擇》中的問題來思考和禱告,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決定。但他們仍然可以心存安穩,因爲他們已經根據聖經原則,爲自己家庭的處境做出了最合適的選擇——即使這並不一定適合所有家庭。
讀完《更佳抉擇》後,我在想:「怎樣才能讓教會弟兄姊妹都知道這本書?」若我們能明白神的話語如何以不同方式幫助我們作決定,那些在可爭議問題上立場不同的信徒,必能都因此受益。
譯:DeepL/STH;校:JFX。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Making Better Decisions When Life Isn』t Black and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