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書評
書評
書評:《再思解經錯謬》

D.A. 卡森(D.A. Carson)著,《再思解經錯謬》(Exegetical Fallacies, Baker Academic, 1996),中譯本由臺北校園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想像一下你穿越到幾個世紀以後。你正在聽一場「21 世紀講英語之人的生活」講座。演講者說(不管他們那時會使用什麼語言):「在英語中,『愛』(love)這個詞經常用來談論婚姻關係中男女之間的情感紐帶。但在網球運動中,『愛』(love)的意思是得了『零分』,這是不是很有意思?」演講者停頓了一下,壓低聲音,俯身對聽眾說:「在說英語的人心目中,『愛』是(戲劇性的停頓)一場『零和』(zero-sum)遊戲」。

低沉的「嗯」聲充斥著整個會場,伴隨著會意的點頭。

然而,在 21 世紀講英語的每一個人都知道,網球中的 "love" 和婚姻中的 "love" 完全不相干。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那位未來的英文歷史學者所犯的錯誤有一個專門的名字:這是一種微妙的「不合理的通盤轉移」(illegitimate totality transfer,或作「錯誤地整合詞意」)。簡單地說,它錯誤地將一個詞多種可能的含義強加到該詞某一特定的用法中。

這種錯謬往往伴隨著這樣的自作聰明:「在原文中,這個詞有……的意思。」當然,在某些情況下,一個詞在另一語境中的用法對於解釋某個特定用法具有指導意義。雖然指出一個詞的含義範圍(語義範圍)有時會有所幫助,但指出其含義範圍也可能只會導致聽眾對具體文本產生錯誤的理解,我們姑且稱之爲「錯謬」的理解。

「不合理的通盤轉移」是最常見的解經學錯謬之一,也是卡森(D.A. Carson)這本《再思解經錯謬》(Exegetical Fallacies)一書所談及的眾多解經錯謬之一(53 頁,60 頁)。卡森的這本《再思解經錯謬》已經出版了近三十年,但仍然值得牧師、神學生和其他任何認真對待聖經解經學的人閱讀和經常參閱。下面的內容並不是對《再思解經錯謬》的全面評論——已有多篇全面的評論文章——而是一個簡短的概述,我希望能引起新讀者對卡森這本書的注意,並鼓勵神學院的畢業生把它從塵封的書架上取下來。

概述

卡森將《再思解經錯謬》的主要部分分爲四章,每一章都側重於一個特定的類別。他用兩章的篇幅論述了各種與濫用或誤用聖經希伯來文和希臘文有關的解經錯謬。

首先是字詞研究(word-study)錯謬,如上文提到的那種未來場景中錯謬。在本章中,讀者很可能會遇到他們聽到或讀到,甚至可能是他們自己已經採用的解釋。例如,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爲,希臘文 "hypēretēs"(「僕人」,林前 4:1)是一個由介詞 "hypo" 和 "eretēs這個詞組成的複合詞,指的是希臘三體船底層甲板上的奴隸(29 頁)。卡森追溯了這一詞根錯謬的起源和奇特發展,這一錯謬已被納入許多註釋書和詞語研究資料中。本章將提醒讀者不要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書架上那套字詞學習材料或研修聖經頁底的註釋。

這並不是說希臘語學習工具沒有價值,也不是說研修本聖經不可信。我們所有人都依賴於他人的工作,尤其是專家的工作。但卡森的《解經學錯謬》鼓勵讀者自己去探索關於特殊含義的說法。因此,在大談 "ekklēsia"(「教會」)的意思是「蒙召之人」——這是另一個常見的詞根錯謬——之前,或許可以自己深入研究一下。

第二章涉及文法錯謬(Grammatical Fallacies。在這裡讀者將瞭解到,雖然講道中使用希臘語不定過去時(aorist tense)的次數比使用其他所有時態的總和還要多,但我們卻常常過分地僅僅按照時態理解它(68-75 頁)。作爲一名希臘語教師,我覺得這一章對我特別有幫助。卡森的觀點並不是說希臘語時態沒有意義,而是說解經的人必須能夠辨別時態在希臘語中的意義,尤其是其語境意義。

第三章邏輯錯謬(Logical Fallacies列出了 18 種最常見的論證錯謬,非常有用。讀者可能會認出一些比較著名的錯謬,如訴諸情感(106 頁)和訴諸權威(122 頁)。但另一方面,世界觀混淆(worldview confusion103 頁)和無端聯想跳躍(unwarranted associative jumps)等錯謬則不太爲人所知。無論讀者是否熟悉所有邏輯錯謬的名稱,他們都能從卡森的描述中認出它們。卡森在每一章中都提供了大量與聖經文本有關的邏輯錯謬例子——這就使得他的介紹對牧師和神學生的幫助遠遠大於在互聯網上找到的邏輯錯謬通用列表。讓本章脫穎而出的另一點是卡森對「邏輯」一詞本身的簡明論述,以及區分這個詞含義的重要性(87-90 頁)。

第四章是預設錯謬和歷史錯謬(Presuppositional and Historical Fallacies)。與卡森在1984 年撰寫這本書時相比,今天對預設錯謬和歷史錯謬的認識更加具現實意義。

預設錯謬包括將社會文化範疇和理論強加於解釋之上(125-128 頁)。2023 年,我們面臨著這種釋經學發展軌跡無可避免的結果。聖經的權威被讀者的權威所替換,導致了無數種基於個人和/或團體身份的解釋。

至於歷史錯謬,每年都有大量建立在歷史錯謬基礎上的書籍出版。想想所有聲稱脫離歷史重構和/或歷史背景就無法理解聖經的書籍和文章吧!例如,也許你聽說過,有人認爲在一世紀的猶太教中,像保羅這樣的猶太人對因行爲稱義的概念知之甚少。同樣,也有一些書試圖用歷史和文化「洞察力」(無論是古代近東、猶太還是希臘羅馬)來解讀文本,他們認爲如果沒有這些「洞察力」,讀者就是在半明半昧的狀態下閱讀聖經。當然,歷史背景在解經學中佔有一席之地,但閱讀卡森的書會幫助讀者將文本本身而非背景放在首位。

總結

評論一本最初出版於 1984 年(1996 年第 2 版)的書似乎有點過時,但解經錯謬不受時間限制。十九年來,我在希臘語第二學期的課上都會佈置閱讀《再思解經錯謬》爲作業。我可以證明,如今這本書的時效性和相關性並不亞於我剛開始教學時。我想這是我能給予這本書的最好評價了。

同時讀者應該注意,閱讀《再思解經錯謬》不應當使一名可靠的解經學家、講道者或教師缺乏信心。我的一些學生在讀完《再思解經錯謬》後難免會有挫敗感。一位學生總結了我多年來聽到的所有意見,他說:「我得另謀生路了!」我想他是在開玩笑。在許多情況下,只需閱讀導言,就可以避免對《再思解經錯謬》產生這種反應。卡森目睹了學生學習《再思解經錯謬》的反應(這本書基本上就是他的課堂講義),他討論了單單從錯謬中學習的危險和侷限。(22-26 頁)

最後,即便卡森將某一特定文本的解釋列舉爲錯謬的例子,並不意味著這就是定論。例如,有可靠的學者質疑卡森將《約翰福音》3:16 節中的 "monogenēs譯爲「獨一」(one and only,NIV 聖經譯本)而非「獨生」(only begotten,30 頁)。當然,在一本關於錯謬的書中,不加質疑或調查地接受每一個例子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謬!

解經沒有捷徑可走。這是一項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我們充分利用上帝賜予我們的天賦和資源。釋經的職責是正確地劃分真理的道,解釋和闡釋上帝之道,以建立基督的教會,而卡森的書是完成解經任務不可或缺的資源,並且經受了時間的考驗。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Book Review: Exegetical Fallacies, by D.A. Carson.

作者: Brian Vickers
2024-01-02
教會
解釋
解經學
錯謬
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