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提出一個問題:我們今天的講道能否喚起當代的威伯福斯?下文中,我將概述牧師如何才能達到這一標準。我認爲,每一位牧師都是一位公共神學家,蒙上帝的呼召將聖經真理應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祂的子民攻克地獄之門,在墮落的世界中弘揚公義和仁慈。
路德雄辯地指出,我們的神學是由基督塑造的。他寫道:「惟有十字架才是我們的神學。」我們應該一次次去記得十架真理——當我們替孩子換新尿布時,當我們又洗了一個碟子時,或是又一次擦乾眼淚,又帶領了一場家庭奉獻,或者又一次爲謀生在半夜起床,或是感恩地談論自己所遭遇的又一場婚姻衝突,或者在天還沒亮就開車工作好供養家庭,又或者是早起靈修,以至於我們可以在屬靈上帶領他人。
一種市場實用主義已經與奮興主義、阿民念主義的發展方向融合在一起,驅動美國基督徒和受他們影響的人去相信越大越好,罪人基本的需要是在實際方面,是這地上的需要,歸信是歸功於一種禱告,而不是神的靈的介入。相應地教會就更少像是神國度的發動機(這更多是福音機構和政治運動發揮的作用),更多變成了儲存已做過決志禱告之人(或當中一些人)的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