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欄目
種族主義直接違背了聖經、福音和《尼西亞信經》。我們在這裡所說的種族主義,指基於種族或膚色而對他人產生的任何偏見或敵意。
《尼西亞信經》第三條要我們追求教會四個標誌(notae ecclesiae):「我信……獨一、神聖、大公、使徒的教會」。其中第三個標誌,教會的大公性,不僅意味著抽象美好的「普世性」,還意味著教會作爲基督身體所具體的整體性、空間延展性和時間持久性,以及全球性和持續到末世。
這樣的宣告必然包含了教會要追求在國家、民族和種族上的多元化。因此,檢驗一個人是否追求大公性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他是否重視基督國度的多種族性。
上帝與人類立約之初,就打算將「地上的萬族」都納入救贖計劃之中。(創 12:3)祂揀選以色列就是爲了實現這一多種族的目標。《以賽亞書》特別強調了上帝這一多種族的目的。我們讀到,埃及和亞述將與以色列肩並肩,「使地上的人得福」。(賽 19:24)耶和華所應許的僕人只拯救以色列「尚爲小事」;祂還將「做外邦人的光」並「施行使耶和華的救恩,直到地極」。(賽 49:6)
確實,基督的福音首先降臨到猶太人身上。但即便在耶穌傳道期間,祂也向我們充分預演了包含了外邦人的大使命。比如來自波斯的幾位智者、迦南婦人、格拉森被鬼附之人、撒瑪利亞婦人和羅馬的百夫長等等。
基督從死裡復活後,差遣祂的門徒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太 28:18-20)在基督身體裡的——「新人」——中間隔斷的牆已經被拆毀了。(弗 2:11-22)不僅是以色列人和外邦人的隔斷的牆,所有隔斷的牆都已經不在了:「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爲奴的,自主的,唯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 3:11;參林前 12:13)
教會使命的高峯是「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啓 7:9)在各種不同當中基督裡的合一是這個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局。
當教會有意排斥某些民族或種族、煽動種族分裂或信奉種族優越論時,或者當他們包庇那些信奉種族優越論的人時,他們就損害了聖經和基督教教義中的核心特徵:大公性。
這並不是說每個教會都要有一個種族多元化的配額,必須達標。有些教會自然會比其他教會更加多元。一間在種族構成相對單一地區的教會,她的成員自然會更加單一種族。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經歷和敬拜形式也會吸引同一民族或種族的人加入同一間教會。這並不一定是犯罪。問題在於態度和動機、背景和機會。多元化是否受歡迎?教會是否把社區的一部分人排除在其宣教領域之外?
種族主義與其他任何罪一樣,可以以更明顯、更公開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可以以更微妙、更具欺騙性的方式表現出來。正如美南浸信會 1995 年的「種族和解決議」(Resolution on Racial Reconciliation)所說,種族主義既可以「是個人性的,也可以是系統性的」,既可以是「任意妄爲」的罪(詩 19:13),也可以是「誤犯了罪」。(利 4:27)
可悲的是,人們不需要費多大力氣就能在網上找到公開宣稱是基督徒的人也在公開表達反猶或反黑人的情緒。但同樣,種族主義也可以以更微妙、更「精巧」的方式表現出來。種族批判理論或「反種族主義」的支持者自己最終可能會提出一種反向的種族主義。另一方面,對這些意識形態的批評可能會成爲一張網,網住太多的魚,使人們對合理、符合聖經的種族和解方式產生懷疑。
過去幾年,這些問題對美國基督教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大熔爐。據我們所知,有些教會因爲在警察槍擊案發生後呼籲禱告,或者因爲一場種族和解聖經原則的講道而發生分裂。同樣,我們也知道有一些教會因爲在這些問題上採取了更爲激進的立場而出現了成員的離開。在這兩種情況下,教會只是在反映周圍的文化,而沒有體現出福音反文化、摧毀分裂的力量。
有意追求種族多元化的教會值得肯定。教會應該成爲基督福音的超自然力量戰勝我們天然分裂傾向的地方,無論是種族、經濟、文化還是其他方面的分裂。即使是新約教會也必須克服這種按種族劃分的傾向。被忽視的希臘寡婦的案例尤其具有啓發性(徒 6:1-7)。這種忽視是有意還是無意很難辨別,但教會的反應是任命七位執事(都是希臘化的名字)來彌補這個疏忽。同樣,福音不僅拆毀了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牆,也拆毀了希臘人與希伯來人、希臘人與蠻族、奴隸與自由人之間的牆。
有些人批評教會追求種族多元化的做法——無論其形式如何——好像這只是在模仿世俗文化中的規範,或者好像它不可避免地會受制於某種邪惡的哲學體系(如種族批判理論或文化馬克思主義)。當然,有些人受到了這些文化壓力和哲學的錯誤影響。追求種族多元化,如果脫離以聖經爲分辨標準,或者以追求種族多元化本身爲目的,就會使教會偏離焦點。但是,追求民族和種族多元化也可以僅僅是出於順服大使命這一目的。即便教會在一個種族多元化的社區,教會也不會因此而自動變得多元化。這就需要刻意追求。蒙神祝福,基督身體中的種族和諧就會成爲福音反文化力量的動人見證。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教會都是大公的。教會是普世、完整的,因爲教會只有一個身體,一個頭。故事的結局已經寫好。在神所啓示的末世教會是全球性的,是多元化的。也就是說,未來是大公的。在當下歡慶教會的民族和種族多元化,只不過是在現在就加入到那將會持續到永恆的教會中來。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九標誌英文網站:Why Racist Churches Are Anti-Catho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