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出,儘管現代教會設立了許多職務名稱,但新約僅確立了兩種職分:長老與執事。作者主張,所有教會員工都應符合這兩種職分的資格與職責,無論其職位名稱爲何。唯有如此,教會才能保持合乎聖經的秩序與見證,牧者與會眾的關係也能清晰而健全。
許多忠心的教會在講台上清楚宣講福音,卻忽略了動員普通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傳福音。本文指出阻礙信徒開口的常見障礙,並提出牧者可採取的四個關鍵策略:清晰教導、以身作則、實踐培訓、頌揚忠心。傳福音不只是少數人的呼召,而是全教會生命的自然流露。
在當代教會生活中,地方教會與福音機構之間的關係常常引發討論:兩者應如何定位?如何互補,而非彼此取代?在《葡萄樹運動》一書中,邁基·林奇深入探討了這一關鍵議題,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原則。本書評將帶領讀者一同思考:什麼是福音機構?它與地方教會之間應當建立怎樣的健康關係?
《爲健康教會做預算》引導讀者突破當下教會對增長和人數的執念,向教會領袖展示如何從以項目爲中心、以消費者爲導向的事工模式,轉變爲更加簡化、基於聖經、以關係爲導向的事工模式。
每個基督徒都應在當地傳福音,如果可能,還應支持將福音傳到地極的工作。地方教會有責任興起、差遣和支持宣教士,目標不僅是讓個人歸向基督,還要在沒有教會的地區建立地方教會。
教會的使命是敬拜上帝,並通過呼召世人敬拜上帝來愛世人。宣教的目標是通過宣講耶穌基督救贖的好消息來培養敬拜上帝的人。宣教的主要活動就是傳講福音。對這一信息的補充見證就是聖潔的好行爲。
美南浸信會國際宣教差會(IMB)的《根基》文件(Foundations document)給出了健康教會的十二個特徵:傳福音、門訓、帶領、講道與教導、成員制、聖禮、敬拜、團契、禱告、督責與紀律、奉獻和宣教。我相信,如果教會中的姊妹能夠了解她們在建立健康教會中所扮演的不可估量的角色,那麼教會——不僅僅是我所在的地方教會,而是普世各處的教會——就會發生改變。
雖然成員人數和資源較少的教會可能無法像規模較大的教會那樣大規模地支持宣教工作,但他們仍然應該竭盡全力參與宣教工作。小教會參與宣教工作的方式和大教會的方式一樣。因爲,比起會眾的規模,會眾整體是否致力於宣教工作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