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見證
見證
基督徒應該受激勵去關心無家可歸者
Matthew Spandler-Davison
|
2025-01-21
無家可歸始終是一場危機。然而,憐憫、富有同情心和愛的基督徒不能總是選擇視而不見。我們有強烈的動機去回應。在回應的時候我們不能抱著自己生活美滿的心態,認爲我們是在修復破碎的人。相反,我們是在破碎的地方進行事工,知道耶穌基督的福音帶來了持久的恢復和希望。
書評:布萊恩·A.德弗里斯 著《你們必作我的見證》
Matthew Bennett
|
2025-01-14
本書爲那些正在思考「教會使命是什麼?」這一問題的教會提供了有益的資源。德弗里斯正確地看到了教會的目的與上帝在基督裡顯明自己和救恩的更大目的之間的關聯,也正確地將「見證」視爲教會使命的核心線索。他甚至正確地提醒我們,福音所帶來的品格和憐憫行爲與我們的福音見證密不可分,且大有益處。只要清楚區分「見證」與「佐證」,這本書將有效地幫助教會確保其事工與使命保持一致。
牧師們,要進行艱難的對話
Cheston Pickard
|
2024-11-14
感謝神的恩典,如果不是一位忠心的牧師在最恰當的時刻以愛之名說出真相,我很有可能正在盲目地帶領其他瞎眼的人直接走向錯誤。值得慶幸的是,真理戰勝了一切,指引我踏上不斷尋求上帝對子民的指引和計劃的旅程。合乎聖經的教會論顛覆了我的世界,但也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書評:蒂姆·基西 著《一天的旅程》
Simona Gorton
|
2024-09-25
在這本書中,基西邀請我們進入他自己的靈魂之夜。他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激動人心的信心故事,在醫院漆黑的走廊中和早春的日子裡,在虛弱、痛苦和反胃中來投靠上帝。「這些日子未經濾鏡的過濾,也未經美化......而是展示了生活本來的樣子,所有迫切的需要和沒有答案的問題,因此在他們日常的生活中可以更多看到上帝恩典的銀線」。
分歧中仍有可見的恩典
Caleb Batchelor
|
2024-05-17
面對分歧時我們應該努力成爲下面這樣的基督徒:第一,願意面對爭端但卻不急於爭論。第二,追求溫和的復興而非追求聖戰。第三,聽取耶穌之代禱,而非加入撒但的控訴。
日本留學生在瑞士找到生命並把它帶回家鄉
Christian Schmid
|
2024-04-23
作者分享了一位日本留學生在瑞士的教會認識福音並加入教會的見證,這位姊妹回到日本之後信心不斷成長,因此她的見證也影響到了她的家人。
在社區中做好見證
Marwan Aboul-Zelof
|
2022-04-12
作爲基督徒,我們必須將十字架上的信息應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理解福音需要我們在生活和生命中結出相襯的果子。福音催促著我們成長,使我們結出慷慨、公義、彼此相愛和許多美善之事的果子。正是這些果子,在我們所處的社區中見證了耶穌是誰。
「凡是真實的」:反思基督徒中滋生的陰謀論
Dan Darling
|
2021-11-15
爲了避免被錯誤想法、陰謀論、或是虛假信息欺騙,我們應該學會謙虛地詢問、尋求,在篤定的事上多些謙卑。我們並不知知道一切。我們不是什麼都懂的專家。要過一個盡意愛神的信心生活,就要去尋找真相、拒絕虛假、不固執己見,好讓神改變、更新我們(羅12:2)。
66-67期:教會生活——我們真正的政治見證
Jonathan Leeman
|
2019-10-24
教會最有力量的政治話語是福音。亞伯拉罕·林肯談到美國需要「達成並珍惜一個我們和萬國擁有的公正並持久的和平」。你知道這個世界應該在哪裡首先看到這種公平和持久的和平?在打破邊界的地方教會內的生活和相交。是在地方教會,我們這些曾經的仇敵學習彼此相愛。
清楚有意識的信心是得救的必要條件麼
|
2018-09-04
那些生活在世界某個遙遠的角落、從未聽過福音的人會怎樣?